Bust Shot
Wednesday, December 15, 2010
发达方程式
罗锡为
有一位朋友,加入了某推销健康食品的公司。该公司的理想和一群原以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所吸引。
当然,她要参加一些课程,让自己明白产品的功用和公司的运作。她要学习很多东西,包括致富之道。而要发达,就要有自信、有理想、有抱负。其中一样事情,是要她梦想买一间大屋。什么时候买到,要有多大,要多豪华都写下来。她的师兄师姐告诉她,他们从前写过这个梦想,十年后就得到了。
她初劝告,把金钱和时间都投资在公司的业务,放弃其他进修的机会,一心去赚钱。不久,她发现,她全部的精力都花在推销产品之上。不过,很快她发现,产品不容易卖,因为价钱颇贵,而宣传中的效力,是否有保证,她自己也没法知道。身边的朋友都让她推销过之后,要买的都向她买了。公司鼓励他,找多一些「下线」的人加入公司,使她的业务发展得更快。
有一天,看到电视上报道「层压式推销」,她买上司和老板,他们是不是层压式推销。当然没有人承认,但她再三思量,觉得内心愈来愈不平安。为了心安理得,决志退出。不用说,付上的金钱,都泡了汤。
学了一个教训。要成功和发达,没有一个方程式,也没有快捷方式。
Thursday, November 04, 2010
民数记灵训四—「人数」的问题
《民数记》记载以色列人在旷野共做过两次人口普查,相隔三十八年,也分隔了两代人。出埃及却不能入迦南的一代,和在旷野出生,将要进入迦南的新一代。
普查的范围,是二十岁以上,能出征打仗的。第一次在西奈旷野,录得六十万三千五人(民1-2章)。第二次在约但河岸,共有六十万零一千七百三十个壮丁记录在案(民26章)。
初次读到《民数记》的普查数字,就觉得有「问题」。大卫王朝做的人口普查(神不喜悦),以色列有八十万大军,犹大五十万(撒下24)。在旷野漂流时,以色列没可能有六十万战士,和至少二百万人口。唐朝长安人口也只不过一百万,今天的以色列国犹太裔人口五百五十万人。在旷野漂流时期的以色列人口絶不可能有那么多。
《申命记》说︰「耶和华—你神领你进入要得为业之地,从你面前赶出许多国…共七国的民,都比你强大。」又说「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申7:1,7) 《民数记》的名单一定有误。
解经家作出种种解释,如数字是象征性的,或是希伯来数字「一千」是军队单位,以色列共五十九营,另五千五百五十人,加起来约二万五千至三万人,较为可信。唐佑之牧师说︰「于是此处与其夸张,不如说是坦承以色列人的脆弱。」(见唐佑之着《朝圣旅程》页40)
唐牧师真的有属灵洞见。人口普查是上帝晓喻摩西去做的。但是调查的数字,是各支派自己按家谱「述说」的。而记录的人,可能「作大」以壮声威。这正是唐佑之牧师所说的,表露了以色列人的脆弱。
神的子民能出埃及,入迦南,全靠上帝的信实和恩典。神的子民不能靠人多打胜仗。基甸本来带着二万二千人打米甸人,阵容鼎盛。但神说,人太多了,指点基甸只带三百人。
最近刚发表2009年香港教会普查,教会聚会人数有增长。听说,有教会没有数点崇拜人数,如有需要报告人数,就胡乱报个「大数」。一浸周刊上的各堂聚会人数,是由司事数点和记录的,不可能没有错漏,但大致准确。
据教会普查,全香港有三十三间一千人聚会的教会,称为特大型教会。一浸的聚会人数超过一千人,挤身其中。我们不要沾沾自喜,盖一千人教会,要做一千人教会能做的事。教会大了,神的托负也大。
Friday, October 29, 2010
民数记灵训三︰疑恨的素祭
翻开一本老书,掉下来一片纸条,是多年前读民数记的笔记。数月前主日崇拜也讲过这信息。这是一段不容易理解的经文,没有其他事例和经文可以彼此参考。
笔记上缭草笔迹,记下了当时读经的「心得」。如下︰
「思念」的素祭,对付「思念」的罪恶。
「思念」上的罪,或疑恨,最难对付。
「变苦」的水内含严密的内情,隐瞒着最亲密的人。没有见证人,也没有被当场捉到,「心生疑恨」。
被思疑的人可能是清白、无辜的。在清白与疑恨之间,怎样平息?谁能定夺?
可以去找祭司。祭司不是给他们夫妇做辅导,用言语开解,或替某一方征查,寻找更多「不忠」的证据。事主可以献个用来解除夫妇之间疑恨的素祭,那是一个「仪式」,让被思疑的妻子在祭司(代表上帝)面前起个誓。无论是对被疑恨的妻子,或是她的丈夫,那个礼仪载满了个人百般的滋味。丈夫来献这个祭,表示家里有丑事,会受到邻里的谈论。到了这个地步,妻子若有屈枉,也说不清楚,只能静待身体健康的变化,显示一个「答案」。夫妇两造都祈望,一切「疑恨」,像坛上的烟火,缭绕上升,然后消散……
民数记灵训二
罗锡为牧师
我希望在一浸聚会的神的儿女,用心读「民数记」。我相信神会藉着这卷圣经,对我们说话。
2009年,我们把全本使徒行传在讲台上讲过一遍,把神差遣教会到普天下去传福音的心意说清楚。
2010年,从民数记的亮光里,我们会明白神建立祂的子民的心意。祂要把祂从埃及呼召出來的儿女,陶造成为一个”祭司的国度”,以敬拜來事奉祂。从埃及出来的「烏合之众」,受过属灵的操练,组织成一支得胜的军队,领受应许之地的一切丰盛。
民数记记记载了以色列人的失败,今天教会也会遭遇到试探和有软弱。但是,神要兴起这些些原来是不济的,无用的人,在旷野的历程中成长,成为一支精锐大军。神要祂的子民学习功课,从磨练、挫折、软弱、失败中,经历神的恩典和大能。在埃及为奴的共同记忆、在旷野的群体生活中,以色列人找到他们的身份、使命和方向。
一浸的弟兄姊妹,在过去廿年來,我们不是在尋找可以安身、落脚的”应许之地”吗?我们期待著在属灵的生命上,有一天终於成长,可以上阵作战,打美好的属灵的胜仗吗?
民数记记录了在旷野路上,走向得胜的路缐图。我们全教会会一起追求、学习,等待云柱火柱的升起,向前迈进。
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信徒皆祭司
罗锡为牧师
「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出19:6)
「唯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
浸信教会常被人误会,以为不重视教会的「圣职」。其实,浸信教会若不需要「圣职」,就不会设有牧师和执事两个「职事」。只不过浸信教会创立时,是反应英国国教的「圣品人」制度,强调神的儿女都有权参与圣工,为要恢复一个被埋没了,甚至是给压下去的圣经的事奉观—信徒皆祭司。
出埃及记说,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满了三个月,就对以色列人说明,神把他们领出来,要归祂作「祭司的国度」和「圣洁的国民」。这与神设立祭司和利未人的圣职,管敬拜、会幕、教导、献祭并不冲突。
可是,后来罗马天主教丢失了教会作为「祭司国度」的观念,,神的儿子都是「圣徒」的身分,把事奉看为教会的权力,事奉的功能被「神品」独揽,演变为「平信徒」与「神品」的级别,平信徒要藉神品的中介,才可以亲近神。到了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看到圣经中教会的真理,认为教会已经「被掳于巴比伦」,倡导把「祭司」职份还给神的子民。十七世纪的英国浸信教会,也是在同一的圣经亮光下,摆脱「国教」的捆绑,把事奉的权利释放出来,交还给每一位重生得救的信徒。
牧职的设立,不是取代信徒事奉, 而是成全圣徒,各尽其职。
几经艰巨,付了多大代价,教会才再次搞懂了圣经有关事奉的真理,把祭司的荣耀还给神的子民,那么,就不要轻忽了这个托付了。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我对「有关犮现方舟的争论」的管见
1. 「方舟传说有讹」,发表于第一城浸信会网站「每日灵舍」www.cobc.org.hk/show_dailymsg.php?date=2007-10-26
2. 「方舟与遗物崇拜」,发表于《时代论坛》1057期2007年12月2日
3. 「方舟迷踪」,发表于《时代论坛》1060期2007年12月23日
4. 「方舟停在那个山上?」,贴于「罗锡为牧师案头」2008年3月13日http://pastorswlo.blogspot.com/2008/03/blog-post_13.html
方舟与遗物崇拜
罗锡为牧师
原于於时代论壇1057期2007年12月2日
我对圣经记载有些事迹,耐人寻味,尤其有些可能与中国拉上关系。如伊甸园在那里?有传说它在新疆。以赛亚书所说的「秦」在那里?耶稣降生时,汉朝刘向是否「追星团」的成员之一?挪亚时代的洪水,与中国的水娲传说有没有关系?汉语「船」字—挪亚一家八口一条船,就是方舟传说在中国流传下来的根据吗?
这些,都是茶余饭后的话题,或作为中西交通史的考据。天主教的方豪教授,也是神甫,就对圣经的秦国,作了详尽考据。至于方舟呢?古往今来的传说最多,因为民族的远古史中,都有洪水和「船」的故事。中国有、中东也有,都是口传的。直至十九世纪英国的亚述史学家史密斯等人,在尼尼微一带发掘到的碑碣、泥版,才有「史料」,追至公元前十六世纪前的「亚特拉哈西斯史诗」(Atrahasis Epic) 和「吉加美士史诗」(Gilgamesh Epic)。我到大英博物馆时,就花了最长时间,「凭吊」这些考古学的重大发现。精通中东古语文的饶宗颐教授把它译成中文,比我读过的英文译本更精彩。
圣经记载的方舟和洪水故事,其动人之处,是其「警世」作用。古来,基督教、希伯来,和伊斯兰三大宗教的探险家,不住访寻方舟遗迹而找不到,令方舟变成更神圣和神秘的东西。
感谢上帝,至今尚未有任何能证实是方舟遗迹,遗址或遗物的证据,否则,捡回来的碎片,一定会必君士坦丁大帝时代搜回来的悬挂过耶稣的十架残片更多。宗教改革的教会,早已扬弃了「遗物」(relics)和「圣迹」崇拜这一套,是吗?现在需要又来这一套来证明圣经比从前更可信吗?
一浸故事
罗锡为牧师
谁可以说一个「一浸故事」?
每一家教会,都有自己的「故事」。「一浸故事」,是「一浸」家里的故事。但是,这家里的故事,并不是在家里发生。这个故事,影响着每一个一浸家人,也影响着这个世界。而这个教事,也成为我的故事。
加入一浸六年,看见一浸人渐长大,崇拜聚会由七、八百多人增长至千一、二百人。与弟兄姊妹一起生活,历尽生老病死、南亚海啸、四川大地震、猪流感应变措施、世界金融海啸。教会也经历人事和事工模式变动,包括:2004年的「小组计划」、「牧区计划」、「教会长远发展计划」、「领袖训练计划」、「植堂计划」。也见证了购买办公室及活动中心、出售副堂、购买都会礼堂及311室。也筹划了第三堂崇拜、副堂崇拜汇聚吕小、少年崇拜、及周六晚堂崇拜……
一浸故事变成我人生的一部份,我也成为一浸故事中人。去年,为廿五周年感恩特刊写历史,把廿五年的历史文献和会议记录读了一遍。一浸的故事,是由几位怀着「愿作之心」而开始,今天,由我们一浸家人继续的写下去、说下去。这是我们的故事。
而去年,故事情节特别多,廿五周年会庆嘛。所以,只能摘其大要略述。
一、交棒的故事
教会廿五岁,开基于八十年代。与教会同年代出生的「八十后」,均已成长。廿五周年庆祝以「成长 x 承担 x承传 x 乘机」为主题,感恩崇拜的高潮,是交棒礼,由张慕皑博士代表母会把「使命棒子」,传给一浸的罗锡为牧师,而后代代相传,给一浸的各年龄和族裔代表。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愿神为一浸兴起年轻的,有热诚、有魄力的新一代出来接捧。
二、年轻人的故事
教会三大长远发展策略以青年人事工放在首要,改变团契发展模式,每年开设小六升中团契,取消「升团制度」。自2007年起,三年增加少年团,即安得烈团、以利亚团、及撒母耳团,并开办少年崇拜。但以理团(大专)全团升上成人(职青)区后,约书亚团考虑在礼拜六晚开设分团,而成一个新的大专团,使青少年部的团契数目和人数增加。以2008年及2009年的青少年夏令会为例,参加人数均达200人,青少年事工初见成绩,感谢天父。
三、领袖的故事
有怎样的领袖,就有怎样的教会。这句话倒过来说也可以,即有怎样的教会,就会产生怎样的领袖。棒子的承传,也表征领袖的更替。每一个时代,需要新的领袖。出埃及,过红海,走旷野路,有摩西带领。过约但河,攻占迦南,要有约书亚领军。2009年,教会编制了一套领袖训练课程,由教牧同工及执委开始,一浸家人都接受训练。并订定事奉核心价值,以为领袖标竿,不单是为执委和教牧同工,也为所有事奉的神儿女︰
1. 对神: 信靠顺服、荣耀上帝
2. 对教会: 群体牧职、善用资源
3. 对其他领袖: 互敬互重、团队精神
4. 属灵生命: 不断成长、效法基督
5. 品格修养: 诚信恩慈、谦卑开明
6. 事奉态度: 追求卓越、着重效率
7. 事奉参予: 热忱委身、培育后进
8. 事奉视野: 高瞻远瞩、神国为念
四、植堂的故事
2009年的一件大事,是「植堂的计划」,教会成立植堂小组,由郭嘉乐执事任主席,成员包括:罗锡为牧师,尹淑薇传道,刘朝宗执事、李炳光执事、苏志勤执事、容淑英执委。为植堂的事,我将从前在加拿大参与全国的植堂事工及个人任植堂牧师的经验,并参考最新的理论,总括了「开基的三个主流模式」以供植堂小组参考。年初,向九龙城浸信会申请在其属下的大围「禧年开平小学」开基不果。及后,应浸联会邀请,申办浸信会沙田围吕明才小学基址。并拟定详细植堂建议书,可惜终于落选。
十五年前(1994年),我们在马鞍山开设基址,斥资近一千万元。今日教会无论在人力、物力都比十五年前更具实力。植堂计划,好像徒劳无功。上帝没有开植堂的门,可能要我们从另一扇窗看出去,看见山外有山。一浸家人要凭信心,去求天父「将山地给我」。
五、扩堂的故事
为神的国度 「高瞻远瞩」既是一浸家人珍视的事奉核心价值,我们必须学习用新的「言语」来说「扩堂的故事」。
去年,在都会广场购入311室,只考虑当时使用地方的需要。结果马上不够用。我听过一个牧师的教会扩堂计划,他说︰「需要二千呎地方,要买一万尺,才算是扩堂」。那八千呎地方,是让教会增长的空间。
从前,我们扩堂也好、建堂也好、植堂也好,都从「小」处着眼。没错,「万丈高楼从地起」,那时,教会人不多,从「小」做起较有把握的。今天,教会变大了一点,下一代,年轻的一代兴起了,必须有更长远的考虑和信心,为教会的将来发展,向神求大事。
2010年,应该是把「建堂的故事」拿出来,再说一说的时候了
Thursday, October 07, 2010
饶恕才能得医治
罗锡为牧师
不能饶恕的人,不可能与人有好关系。其实,不能饶恕人的人,他和自己的关系也好不到那里去。
想要得到心灵的医治,被接纳,得释放,都必须从饶恕之道去寻。神学家马田马蒂(Martin E. Marty)早年一本着作《隐藏的纪律》(The Hidden Discipline)说,基督徒的要学、即十诫、主祷文,使徒信经,和教会的两个礼仪—浸礼和主餐的主旨,都是教导人如何过「蒙饶恕的基督徒生活」。
唐芭芭拉师母(Barbara Taylor)从亲身的经历里,引证了「饶恕」是属灵生命的转捩点。我们不能饶恕,是被坚固的营垒所困住。她找到四个理由,说明一定要有饶恕,才能经历到从被弃絶而得接纳自由和喜乐。她说︰
一、如果我想跟上帝有完全正确的关系,我就必须饶恕人。(太6:14-15、约壹1:9)
二、得医治乃是我愿意选择饶恕人之后所带来的结果。她说,不肯赦免的心和恨一样,是一种腐蚀性酸剂,对盛装它的容器所造成的毁坏,远比它所泼洒的受害对象还更大。
三、那些因着我不肯饶恕而受害的人能否得医治,就在于我肯不肯选择赦免。不肯饶恕,有如盖了两座监狱,一座为自己,一座给那个我们拒絶去原谅的人。
四、那些跟我没有关系的人能否能医治,也在于我是否愿意选择饶恕。神正征召心灵得到释放的人,去吩咐那借着怨恨捆绑祂的子民的法老王说︰「容我百姓去。」
马田马丁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他说︰「一个囚徒,两手拿着钢锯刀片,想锯断牢狱的鐡闩,只手空不出来,接受人给他打开牢房的钥匙。」
基督己借着祂的宝血,开了一条活出罪得赦免的属灵生活的道。我们能不能饶恕,完全是关乎自己,能否接受天父无条件的饶恕,然后同样地饶恕人。
Thursday, September 02, 2010
如何选丧礼诗?
罗锡为牧师
安息礼拜是教会的一个聚会,礼仪由教会主持,所以礼仪的程序、选诗、选经文,都要符合教会的信仰(注),和圣经对生命和死亡观点。
在安息礼拜中,安息的信徒的位置,不单是被记念的一位,而是以会众的一份子,在聚会之中,藉安息礼拜的礼仪,证述他的信仰。述史,总结他一生曾经历的神的恩典,让他仍旧说话。唱他生平喜爱和感动过他的诗歌,也是合宜,但选这些圣诗前,必须征得主礼人同意。
安息礼拜的教会的礼仪,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一个人生前有什么功绩德行,都过去了。人生若有什么值得尊敬和美善之处,都是恩典,荣归于神。在安息礼拜中,会众敬拜神,宣告一个人息了劳苦,进入安息,并等候基督再临,身体复活的盼望。
《世纪颂赞》把九首圣诗和一段启应文(448-457)编入「安息与永生」的主题类别,有些教会不常唱,但都很适合在丧礼唱的。
注︰
有关选丧礼诗的神学理论,参谭静芝博士︰《丧礼诗与教会音乐牧养》,载于建道神学院《圣乐通讯》第六十一期,2009-2010秋季www.waccm.org/Articles%5CFuneral%20Hymns%20and%20Pastoring.pdf
仍在哀悼
同情共苦
罗锡为牧师
「神所要的祭就是破碎的心灵」(诗篇51篇)
今天,我们收梁太给我们的公开信。
「我知道全港市民非常关心Jason(梁颂学)和我的情况,衷心感谢大家送来的礼物和关怀。我不希望见到大家再为我们伤心流泪,鼓励大家一起坚强起来,回复正常的生活。现阶段我需要专心照顾Jason,我会在心里默默记住大家对我的祝福和鼓励。」from梁太致香港市民公开信
梁太在哀伤中,对关心她的香港人发出这个致意,令我们感动。不过,我要对梁太说︰我们的泪尚未抹干。
我们需要深切的哀恸,因为我们爱,爱得愈深,哀恸愈切。
这场突如其来的,本可以避免的灾劫,夺走了同胞的性命,拆散他们的家庭、也创伤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仍在悲伤。
没错,我们要一起坚强起来。海明威说过︰「世界要打破我们每一个人,而后来,许多人在打破过的地方坚固。」我深信,我们的心灵将会更加健壮,但必须要接纳我们的哀伤,因为我们确实失去一些生命中所爱的人和最珍视的事物。让哀伤经过熬炼,才能重新发现生的意愿,接受上帝对我们的邀请—领受生命的再一次赐与,为了爱。
没有痛苦的幸福,没有哀恸的爱,同样不真实。香港人那被物欲麻醉了的心灵被马尼拉黎剎纪念广场上的枪声唤醒。让这个重重的打击,打破我们心灵的硬壳,从自我中心,只顾自己的舒服和利益的「安乐窝」中探出头来,去理解一个破碎的世界,拥抱破碎的心灵。
Wednesday, September 01, 2010
马尼拉—末世恐怖的一幕
罗锡为牧师
电视台「直击」旅行团枪手胁持的经过。镜头把痛苦拉近,放大,把观看者「送」到出事现场,成为「目击者」(eye-witnesses),再不能做「旁观者」(bystanders/spectator)。
那个晚上,香港人仿佛看到末日的一个恐怖景象。我们盯着电视,把自己与巴士上的人连在一起。可是,窗帘把车厢里发生的事遮盖着。正在发生一宗血淋淋的惨剧,可是,我们就是什么也不能做。
终于,枪声停了,我们像守夜 (vigil) 般敬虔,守候着车厢里的实况揭露……事发后,等待着调查报告,还我们一个真相。可是,菲律宾调查的手法,教我们怀疑到底有没有真相。
人类的暴行,总是被「窗帘」挡住视线之下进行。「出了问题」的世界,却无法在神面遮掩,维持着那好像「没有问题」的姿态(耶利米书6:13-15)。世界中迫近眼前的暴力、核子、生态和经济浩劫、叫每一个有判断能力的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不能继续延续下去,审判将必来临,一切真相终必「揭开」。
主必快来﹗
Monday, August 16, 2010
"绷新沙发皮"vs心意更新
昨天下午参加本教会迦南团查经聚会,经文是以弗所书4:22-24,题目是「脱去旧人,更新心意,穿上新人」。
小组讨论毕,团长请我总结,只有五分钟时间,我说了以下几句话︰
穿上新人是什么意思?
举个不太合适的例。打麻雀的人说,打牌的人有牌品,从牌品可用人品。如果一个牌品欠佳的人,信了耶稣,牌品会变好吗?基督徒踢波,会出茅招,阴招吗?基督徒在球场上,是否表现出好球德?见微智着,改变不是学会讲「属灵术语」,也不是懂引用圣经。
基督徒生命的改变,不是旧沙发翻新。旧日,沙发旧了,会请师傅剥下旧沙发的皮面或布面,「绷」上新的。木架似然一样,款式不变,外观不同而已。
有些人没有脱去旧下,只是上教会披上羊皮,懂得说很多圣经道理。回家就脱下。在职场、在教会以外的社交圈子、在私生活中、依然固我。他的外表,只是扮野。
给初入职场的青年
三年一换,是一个新丁入行的现象。
从低做起,三年了未见到出人头地。想升职或换一换工作环境,跳槽好像有较佳出路,但没想过,在新的环境,可能要做头再做起。
今天,大学毕业生满街都是,跟从前有张「纱纸」就保证高职厚薪的时代不同了。初入职场者,就想做到踌躇满志,是脱离了现实。但也不需要埋没理想,不要「叫人小看你年轻」。
新一代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有一个新名词,叫做「蚁族」或「蚁群」,意即像蜢蚁一样「高智、弱小、群居」,列入「农民、民工、失业人士」之外的第四类「弱势群体」。有点儿荒谬。
青年人,要脚踏实起,抬起头来,要有高尚的理想和广阔胸襟,去迎向你们的时代。
Saturday, August 14, 2010
「蚁族」抬起头来
罗锡为牧师
「80后」,我们明白他们是谁?
又来了一群「蚁族」,也们又是谁呢?这是一个新名词,形容今天中国青年人,很多是80后,90后快要加入他们的队伍了。他们像蜢蚁一样「高智、弱小、群居」。受过相当教育,从农村乡镇跑到城市找机会,但找不到固定工作,或待遇不佳。房地产升温之际,固然卖不起,租住也吃力,惟有聚居在一起。
从前,读过书的青年人,叫做「知青」,当年上山下乡,居无定所。后来回流城市,失学又失业,与中国许多现实问题联在一起。他们有悔也好,无悔也好,凭着干过粗活的经历,把他们的下一代—「蚁群」拉扯大了。 今天的「蚁群」,不再失学,经济起飞,以为前途比上一代光明,却与另一些现实问题捆绑在一起。竟然与「农民、民工、以及失业人士」相题并论,视为中国的「第四个弱势群体」。有点荒谬。
香港的80后,大学毕业生满街都是,但梦昩以求的高薪厚职,都不知跑到那里去,而地产市道与他们的能力愈拉愈远,如果没有父母的荫护,恐怕已沦为「蚁民」一族。
他们的上一代,也曾年轻过,抱着广阔的胸怀,高尚的理想,和不甚如意的时代环境周旋,练就了不怕吃苦的精神。今天的80后,理想是有的,尚欠的,是和现实打交道的能耐,在不太顺利的际遇和蜗居生活中,抬起头来,寻找机遇,闯出自己的天空。
Saturday, August 07, 2010
勇于革新的浸信教会
去年(2009年),浸信教会记念成立四百周年。
我们教会第一城浸信会没有大事庆祝,我只写了几篇文章,讲述四百年前的历史和浸信会教会的一些特征。我们说浸信会四百周年时,请勿误会,以为浸信教会的信仰和传统,只得这四百年。
著名的浸信会传道人司布真(C.H. Spurgeon 1834-1892)说︰「我们相信浸信信徒是原本的基督徒。我们不是从宗教改革运动开始的,我们在路德和加尔文未出生前已经是改革者。」
浸信教会的原则是︰回到圣经去,回到神对教会的心意去,圣经怎样说,我们就怎样相信和实行。浸信教会絶不从众,也不从俗,因为浸信教会从来是「未向巴力屈膝」的「小数」。如当年看见圣经教导,浸礼是全身入水。纵使普天下没有教会这样做,我们还是实行。坚持圣经的原则,甚至被放逐,下牢狱,殉道也无悔。
浸信教会的精神不是死守一套成规,而是在圣经的亮光中,为传福音和心灵的自由的缘故,不住改革。
Wednesday, August 04, 2010
裂痕城市
罗锡为牧师
填补裂痕,是香港这个城市当务之急。
香港立法会政改方案甫搞定,最低工资法例,又推上议程。一个是政制议题,一个是民生福利。争持激裂,矛盾深化,不过,终于都要「点票」。
设一个最低工资水平,总比没有好。先进的,富裕的,或讲求社会福利的国家都有这么一个数字作为基准。薪饷的市场价值,本来是受供求关系所支配。不幸地,社会上有这么一些人,因着年龄、性别、学历、技能、和族裔,永远在弱势的一方,对雇主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本钱。立一条「最低工资法例」,可以保障他们受到较公平的待遇。问题是,要在那一个水平上划那一道界线?
「公平」并不是「福利」。福利是慈惠、善事、施舍,得到本来不该得到的待遇,没有做事就给他。公平,不单是从买卖的天枰上,去给雇员一个「价钱」,而是承认每一个工作的人,对社会都有贡献。有一个工作要人做,至少要给做那工作的人,一个尊严的待遇。
社会的裂痕,从何而起?从对人失去了尊重而起。
Monday, June 21, 2010
蓦然回首,主在身旁
罗锡为牧师
「耶和华啊,求你仰起脸来,光照我们。」(诗篇4:6)
上个主日,如常在吕小礼堂侧门与散会会友打招呼。一位弟兄在我右方,热情地想与我握手,我却正在朝左方看过去,期待着正在从侧门出来的人。如果不是尹姑娘在我身边提醒,回头一望,我就错过了他。
祷告,就是寻求神的面。很多时候,我们等候神,寻求祂,好像不在。我们会埋怨神,为什么不在场,为什么不理会我们。其实,祂在那里,只不过并不是在我们预期的在那个地方让我们看见。
有人祷告,替神定下某一种方式替他自已办事,定下某一种方式向自己说话,那是我们找不着神,听不到说话的原因。
神作事到如今。祂在那里,只不过站在我们另一方。蓦然回首时,就看见祂,正如《足印》那首诗所描述的一样。
Friday, April 30, 2010
牧师与「长老」
牧师与「长老」
罗锡为牧师
浸信教会有没有「长老」?谁是第一城浸信会的「长老」?
浸信教会是有「长老」的,但与别的教会可能有些不同。在浸信教会里,「长老」其实就是牧师。
浸信教会采用「两重事奉职事」,只有牧师和执事两个「圣职」。「牧师」、「监督」,「长老」是同义词,职份都是相同的。
《使徒行传》记载,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是雅各(主耶稣的弟弟),他就是牧师,负责牧养和带领耶路撒冷教会。在耶路撒冷举行的第一次全教会会议,也是由雅各主持的。
保罗吩咐提多在各城设立长老(提多书1:5),做的工作是「监督」(1:7),即是神的管家。提多本身应是其中一位「牧师/长老」。
《提摩太前书》(提前:1-2)提到「监督」的职份,有些教会译为「主教」。在5章17节,提到「那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管理」一词,与「监督」同一字,可见工作性质相同。使徒行传20章记载,保罗邀请以弗所的「教会的长老」(徒20:17)来与他见面,对他们说「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20:28)。可见「监督」是长老的职责。所以,提摩太当的「监督」职位,并不比提多、雅各和其他的「长老」高。
起初,浸信教会的牧师,并不是「专职」的。他们是由会众选出来,带领教会,讲道和牧养。后来,因教会的发展,需要牧师「全时间」牧会。有时,还需要向别的教会请些有恩赐,有能力和有负担的人过来当牧师,渐变成「聘任」的。,有些浸信教会,邀请退休牧师协助做些教导和传道工作,称他们为「长老」,分辨了那些专职负责管理教会的牧师和义务的,非专职的牧者的角色。
Saturday, April 24, 2010
《民数记》灵训一︰事奉手册
罗锡为牧师
怎样才可以作神无愧的工人? 谁够资格被神录用为祂的仆人?
有些教会会为自己编写一本「事奉手册」,说明事奉人员的资格、责任和守则。
其实,在旧约时代,上帝早已把一本事奉手册给了以色列人,就是《民数记》。谁想追求作合神使用的工人,操练事奉的心志,领受异象和使命,就不可不读民数记。`
读《民数记》,不能把它作为一本独立的书来看,它是创、出、利、民、申《五经》的一部份。创世记解释神的子民为什么会在埃及。出埃及记至申命记说的是神的子民怎样脱离埃及,在旷野漂流。四十年不是短的日子,旷野路怎样走?神的子民怎样被塑造、成长和建立起来,最终怎样进入应许之地?五经要参照着来读,一气呵成的读,不要怕长篇,不要怕难读,要抓住重心要点去读。
威尔斯比(Warren W. Wiersbe)的圣经解经系列,把五经的灵训标示为下列一个简单易明的”Be Series”,如此,每卷的重点都跑了出来。
《创世记》—Be Basic︰「寻根的灵训」,生命基础的学习。
《出埃及记》—Be Obedient︰「释放的灵训」︰自由与顺服的学习。
《利未记》—Be Holy︰「敬拜的灵训」, 圣洁生活的学习。
《民数记》—Be Counted:「录用的灵训」,忠心事奉的学习仆人。
《申命记》—Be Equipped:「整装的灵训」︰敬虔生活的学习。
民数记是神的子民旷野历程的记录和信仰的反省。旷野塑造了神的工人的性格,造就了一代被神用得着的神的子民。
要走过旷野路,才能进迦南。民数记是神的子民走旷野历程的一本指南,也是事奉上帝的說明書,每一個 神的子民都"被錄用"。被錄用了,就要給一本事奉手冊。
Friday, April 23, 2010
牧養80後
牧养80后
罗锡为牧师
原载于《浸情》第32期,香港浸信会联会2010年4月出版
2004年,加入第一城浸信会牧养队工,发现教会面临严重的「年龄断层」危机。一浸的青少年事工算是做得不错,但是当他们「升」上成人区后,在教会大量流失。他们二十多至三十岁,约在八十年代出生,与一浸同龄。当年教会开基,得力于这一年龄群的人。为何今天在教会变得「低姿态」?因为和所有的80后一样,用来形容他们的名词或形容词,都冠了一个「后」字。
1. 80后是教会的「后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教会领袖,受过比较好的教育的,乘着经济起飞,很容易就在社会和教会「上位」。今天老一辈的「前浪」仍在位,子弟辈的「后浪」没法推上去。一方面恐怕教会青黄不接,却又没有令80后上位的空间。教会把多一点资源放在年轻人身上,成年人会抱怨他们可能被待薄了。
2. 80后生长于香港经济起飞的时代,被认为「不晓得世界艰难」,却被看扁看矮了。以为他们赚钱和能力不及上一代,经验未足够,不堪委以重任。其实他们身处于「后富裕」时代,他们不一定像上一辈的人,把经济发展成为首要考虑。他们二、三十岁人,会追求一些被人认为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另一方面,他们比「婴儿潮」更难上位。
3. 80后是香港真正的「后现代」。他们对「意义」,有不同理解。并不接纳「现代」的「元叙事」观点,把「中心」和「边缘」颠倒过来看。对讲求理性的上一代,他们表现得不理性,甚至用激进。他们认为教会的「大人」假冒为善,对教会的权力架构不满意,愿意用不拘于老套的方法表达信仰。每事问为什么?问完又问为什么一定如此?种种的后现代心态,令80后难以融入教会的体制,或者教会领袖认为他们思想仍不够「稳重」。
以上是80后的剪影,不能总括全部,但大体如是。那么,教会如何牧养他们?以下是一些看法︰
1. 80后重视关系,想牧养他们必须愿意听他们说话,包括自己的感受和对教会的意见。而那是人力密集的工作。一浸以「屯重兵」于青少年及职青区,着意把他们留在教会。一旦失去他们,很难把他们找回来。而成效不是一朝一夕看到。
2. 80后是不快乐的雇员群体,快乐指数及希望感均徧低,面对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很容易焦虑,甚至有抑郁征状,或愤世疾俗。其实每一代的青年人都是这样。所以,「职场」是牧养他们最重要的场景,牧者必须能触及他们的职场世界,提供一个足够的「职场神学」给他们去承载生命和事业。
3. 小组、团契固然是有效的支持系统。但是,他们是真正的「上网一族」,Web 2.0公民。他们在教会里以一副面孔示人,在网志、Xanga,Facebook 和Twitter等虚拟世界,却以不同面貎出现,互相呼应。在网上的空间,不能说些太严肃的话,但是,要牧养他们,不能不使用网上社区,可以跟他们做朋友。不能期望做太多,但可以成为牧养起点。
4. 我们现在谈80后,但是在一两年间,很快90后的浪推上来了。不要把教会里的80后、90后当作「问题」去解决,或是没有面孔的一代。他们是神的儿女,是教会的新一代。他们不要拿来填补空缺的。要把使命交给他们,让他们觉得教会重视他们,期望他们继往开来,当再下一代的role model。
社会的变迁,令80后对前景不明朗,和处于夹缝中。其实,每一代都有他们的难处,他们各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把「80后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并不能够帮助他们继续成长,和解决教会的「问题」。有问题的可能不是他们,可能是老一辈的人。
Wednesday, February 03, 2010
异象与时机
罗锡为牧师
多年没有参加北美华福会了。
其实很久没有参加这一类的华人教会会议。在温哥华牧会十二年,有机会在会中与不少旧日同工和老朋友碰头,是我参加北美华福会的目的。
还有,希望在大会期间,休息一下,听听道,充充电。这两个目的都达到。
十年人事,回港事奉十一年,北美教会有很大变动。不少昔日的同工,退休的退休,也有转换工场的。听到一些故事,一场不必要的「权力斗争」而令牧者黯然离开,而教会元气大伤。天下教会都一样,如果不把精力内耗,可以为上帝的国做很多事。
大会的主题很多,叫做「危机,转机,时机」。对北美教会和全世界教会来说,金融海啸是个极大危机,但也是机会,这不用说了。章长基博士说,金融海啸后,世界经济力量重整,轮到中国带头,这是宣教的一个契机。中国将会成为宣教大国,是我们所祈求和盼望的。
新加城神学院院长陈世协牧师三堂的主题查经会,颇有新意,是我意外的收获。尤其是他谈到教会和基督教机构的「文化」要改变,教会要看为福音的机会而作出勇敢的决定,都说得很到肉。事实让我们看见,那些能把握时机的,必成「大器」—上帝大大使用的器皿。
想到「时机」,我心里常有一个问题—机会和异象是同一件事吗?即是说,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那算是个从神而来的异象吗?我想是有分别的。机会是我们遇到的,一道为我们开了的门。异象是神让我们看见的一个需要,一个托付,而门可能还未开的。
第一届世界华福会的主题是「异象与使命」,我仍记得。从三十年前谈的异象,到今年北美华福讲的时机,是互相呼应的。今天普世教会,遇到多元主义,后现代主义,世俗化的挑战,是危机,也是机遇,看我们如何去面对。
Bill Hybels 的Holy Discontent的说法很管用。柳溪教会增长很快,成为各教会要取经的地方。但Bill Hybels的「神圣的不满足」不是不满足于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是为神的国而不满足,令他成为一个「异象爆棚」的世界级教会领袖。
廿一世纪是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网上同行
每日灵舍有一段日子没更新,如果再不快快恢复,这个专栏就会荒废。
不能供稿给「每日灵舍」,主要的原因是家中的电脑报销了,订购的电脑延了两三个月才到。我习惯每早大清早起来,把些灵修心得写下来。从前用日记本子写,后来赶电脑潮流,「数位化」了。
还有一个原因,去年要应付的事务太多,体力下降。从前是六时许就起来,现在七时多也起不了。
不过,灵修的事没闲着。在「每日灵舍」停顿期间,被邀请替两个网络频道(「可圈可点」和「和谐频道」)一共录影了一百多集的灵修分享节目,每集约三分钟。有些节目,两个小时就能录影三十集,比写「每日灵舍」更省时。我把部份灵修节目的连结放在教会网站,一点就可以进去看。有些弟兄姊妹早已在提供视频的网站看过了。
这些「灵修小品」,无论是写的,或是讲的,都要有「文字底稿」,都离不开要「写」。
而我是愿意写灵修小品,愿意做这些灵修视频节目,是因为在心灵里,有神对我说话,圣灵引导我去反复思想,作事奉和生命的反省。「今日灵舍」这个专栏,如果你有看的话,你是和我一起同行在生命路上,分享着我每天所拾取的「吗哪」,和生命中每一段落的经历。如果是为做节目而做节目,写文章而写文章,总会有一天没话可说,没题材可写的光景。
那么,以这个方式,藉网上的交流,使我与我的会友和网友们,变成为属天道路的同行者了。
三个女人的故事—读《路得记》有感
罗锡为牧师
又读到《路得记》。这次有新的亮光。
初读《路得记》,以为是「路得一个女人的传记」,再读,发现拿俄米其实也是故事的主要人物,两婆媳相依为命。
最近,我明白《路得记》是三个女人的故事。俄珥巴虽然只是配角,在第一章过场出现,然后就与故事没有关系了。故事把她写进去,不是为了衬托拿俄米和路得从摩押回归犹大。俄珥巴其实选择了她的生活,她要如何活下去,像拿俄米和路得一样。
很容易灵意解经,把俄珥巴不随婆婆回国,是「贪爱世界」,或不愿意追求「犹大地」所象征的「属灵境界」。俄珥巴和路得原来都已离开住所,起程上路(得1:7)。俄珥巴没有下堂求去,而是在途中,拿俄米想把两个媳妇「劝止」,为了她们的下半生,要她们不必同去。
三个孤苦无依的寡妇,同是天涯沦落人,丈夫都死子,都没有儿女,其实没有可以抓得住的,而生活将会没有着落。拿俄米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回到老家去。她考虑到俄珥巴和路得的下半生,盼望媳妇的生活不要太难过,日子会好过一些。俄珥巴和路得做了不同的选择。一个选择去犹大寻找新生活,是一场冒险,为要求变。而俄珥巴留在原居地,同种同文的家乡,是拿俄米建议她这样做的。
年轻的路得愿意追随一个有人生智慧、有阅历的长辈,寻求改变,以应对丧夫守寡的转变中。俄珥巴后来的生活如何,《路得记》没有说。以不变应万变,没有什么可以写下来。而路得,在一个新的环境,她认识自己,找回自己,更找到她的「生活」。她自己也不会知道,一个外邦女子,后来成为弥赛亚的祖先。(路3:32)
Tuesday, February 02, 2010
当失去时……
愈來愈明白,人生沒偶然,包括「失去」。
在我们人生中发生的事件,都不是互不相关,并不是偶然的。各有前因。人生是一连串的得与失、危机与改变、转化与更新,串连起來。这些人生的经历、抉择和转折中,塑造了一个人,替他定义自已、并找到自己。
人总有抉择的时刻,面对各种生死存亡的难关、我们以什么态度来処理,正正是显明了我们是谁,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是什么人。我们也明白,上帝要我們成为怎样的人,要承担什么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中的身分和角色。
這些体会,是从读圣经的人物故事而追寻到的。這也是我近年比较喜欢读旧约圣经的原因,因為有较详盡的、全面的、甚至是细节的「传记式」资料,让我去追寻一個属神的人的生命历程。我最喜欢读的是「以色列诸族長」—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约瑟的故事。大卫的事跡当然好看,掃罗王的生平,也不盡是「反面教材」。不过,從他们所做的事、他们的遭遇,他们所失去的、读到他們的属灵生命是如何被塑造,或是如何被拆毁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
圣经宝贵之処,是其中不单流传了重要的人物,大多数是「大男人」的一生,也有女人的传記,连卑卑微微,人生坎坷不平的「小女人」,象拿俄米、路得,都刻划了清楚的轮廓。
除了看圣经,读传记,其实身辺许多我认识的人,或人生某些段落曾与我同行,或是我的同工、朋友、和牧养关怀的人,在他们的人生中,從他们的得得失失、都读到一个人是如何成長,或不能成長的故事。而這一切,都不是「偶然」。有些処境,不能逆料,非人能掌握,也不是「注定」的。环境转变,人可以改变自己,有难処,主会给力量去担当。问题若不能解決的,学习怎样去与它共存。在失去之中,找到什么是不能失去的,或我们失去了的东西,主以什么來代替。
是的,我们的人生走下去,就会体会到,生命的成長,不必然是從有所「得」而來的。失去的,可能会更多。但是,從失去,我們才能认识和确定真正的自己,这就是生命的更新和变化,成全生命必经之路。
Monday, February 01, 2010
全教会跑出去
昨天,是「全教会」的外展日。
参加人数是历年最多。
其实应该包括礼拜六出队的Impact,一行十多人、去了方舟公园,在「心连心」露天剧场作一连两天的表演。上Facebook就可看到他们十多位青年人落力演出。
教会布道日人多,令做牧师的很兴奋。
牧师常常叫人「来」教会,但是,最容易忽略了的,是叫人「去」。
因为叫人「来」,容易看到成绩。而「去」,是另一回事。
什么是「来」呢?人多来到教会,教会就兴旺。人们计算一个教会的成绩,总是从A、B、C说起。
A是attendance, 即崇拜有多少人参加。每个教会,包括我们一浸,总会有一栏报告每周崇拜人数。一浸聚会人数,连英语堂在内,一早已突破一千人了。B 是baptism,每年有多少人受浸。我们感谢神,过去两年,受浸人数,连英语堂在内,合共有一百一十五人。也见到增长。然后是C,cash,奉献有多少。近年,一浸的财政也无缺。
而去的果效,不是在眼前的,也不一定由自己收成。
例如,Impact在方舟公园的「演出」,不是一场布道会,没有决志人数回报。在那些场合,因为游客不一定是基督徒,所以他们也不能每一首都唱圣诗。你可以把这件事看为一群热爱音乐的青年人的一个表演机会。但是,我把Impact看为「代表」教会,到人群中为主作见证,把福音的信息渗入小区去。
同样,昨天的布道日,我们与香港信义会社会服务部合作,探访独居长者。一浸的弟兄姊妹,做了别个教会机构的义工,去服事。而「信义会」的社工,在出发前,提醒我们,对于被探访的老人家来说,这是一个「关怀长者」的社会服务活动。这样的话,探访队不能在那个场合做「三福」、「四律」和「五色珠」。那么,我们教会布道日预期之目的就达不到吗?
对于那些独居的长者来说,那一个教会来探访他们,没有关系。他们懂得信义会和浸信会有什么分别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主耶稣爱他们,教会关心他们。我们能代表主耶稣,去到他们家里,把「福」字挥春的福音信息留下来。如果环境许可,我们固然会直接的分享福音,若不能,已把福音种子撒下。
教会坐满了人,投入敬拜赞美之中,彼此交通相爱,是一幅够美丽的图画。而能在画中,再上一个场景,就是「来」聚集的人,即全教会都愿意跑出去,「去」到人的家中、在街上、在商场、在公园里,为主作见证,关怀那些孤独的人,画面更加美丽和讨神喜悦。
Saturday, January 30, 2010
「挑旺恩赐」—庆祝浸信教会四百周年
写于2009年11月
罗锡为牧师
有些人加入浸信教会的理由,是经过研究、比较后,认为浸信教会的信仰,值得一生一世珍视和持守,并且投身于浸信教会的使命和事工。
绝大部份的人,并不明白浸信教会有什么特别,只因为在浸信教会听到福音,或有朋友介绍,或在附近居住而参加,直至在「会友班」,即受浸前或转会前,听牧师讲述浸信教会的特色,才略知一二。
浸信教会有四百年的历史在背后。开始于1609年,今年成立四百周年,各地浸信教会都有庆祝和记念的节目。浸信教会兴旺,是有原因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在神学院读「教会增长学」课时,发现专家们谈论的其中一个热门题目是︰「美南浸信会为什么会增长?」今天,浸信教会仍是会友人数最多的基督教宗派。
浸信教会强调回到圣经去,曾把一些给丢失了的教会的「做法」恢复过来,对其他教会影响最大的,是「全身入水浸礼」。现在,许多教会都施行「浸礼」了。
浸信教会有两大动力。
其一、是浸信教会相信教会。
没有别的教会,比浸信教会更相信「教会」了。所谓「相信教会」,是相信「信仰的群体」,而不是教会的体制,或组织,或圣职人员,或执事,或什么。南方浸信会神学院教授利布尔(Bill J. Leonard)说︰「浸礼是个最伟大的平等机制—所有信主重生的信徒都可参加。使所有人联于基督和教会,而每个联于基督的人都受浸进入祭司职分。」(《浸信会信仰之根源及特色》,页103)
浸信会把最高「权力」放在「全会众」手中,表示人人在神面前是平等的,人人都应该事奉,人人都应该传福音。教会按立或选出牧者或执事,不能代替「全会众」去事奉。
第二、浸信会的作为一个「宗派传统」而仍有动力,是它的传统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浸信教会的动力,来自一个信念︰「心灵的能力」,即是靠着神的恩典,圣灵的光照和人的良心,人人都可以明白圣经的教训,决志信主,活出基督的信仰,和为福音作见证。这是我喜爱浸信教会的原因。如果失去这个开放的动力,浸信教会全然失去它的动力。如抱着以为教会优良的属灵遗产而固守,终会被历史所淘汰。
庆祝浸信教会四百周年的节目很多,但最好的方式,是将神给浸信教会的「恩赐」再次挑旺。让我们从浸信教会的属灵传统汲取养份,更新我们对教会的事奉和生活的看法,最重要是「心灵力量」。
「冰火鸡」布道
罗锡为牧师
2006年6月28日
说到「救灵热诚」,想到青少年时代一首短诗。
「你岂能掩耳,好像不听闻,你弟兄血凄惨声?
中国每日十万人失丧,无真神无盼望。」
调子很单调,没有抑扬顿挫。这首诗我在青少年时代,即上一个世纪六十年代,己很少人唱了。给我在一本旧短诗集偶然看见,爱唱起来。
一直没有机会与人分享这首诗,没有适当场合,直至有一天,青少年团契的导师问我,有空帮忙一位过路的传道人做街头布道?说来,这位导师也傻劲十足,他正在念神学。在基督教书室踫到一位台湾来的「游行传道人」,请我这位导师替他找些人帮忙,在北角码头附近租了一个小区中心之类的地方,开三晚布道会。
终于,在那个礼拜的周末开始了。同工一共三人︰游行传道者,青年团契导师和我。我们在码头散单张,街头布道,并「拉人听耶稣」。这种传道方法,有个名词,叫做「冰火鸡」”cold turkey”。冰火鸡从冰箱拿出来,摆上桌子。再利的餐刀也切不开,怎对付?
「冰火鸡」布道会开始时,居然给我们拉来了十多二十位途人听福音。
谁领诗?是我。司琴是传道者。他弹得一手好风琴。我初次在公閞布道会领诗,不太懂选诗,选了那首《岂能掩耳不听闻》,声嘶力竭的领唱。我想是为自己而选,为自己而唱的。我需要这首诗替我打气,加油。
谁作传译?也是我。游行传道人对团契导师的国语没有信心,把我拉上台传译。传道人声音哄亮,中气十足,陈词迫切,劝人信主。房间只有十多二十人,没有咪高峰,传道人却用了对一百人讲话的声量讲道。他大声时,我随着他增强声量。呼召的时候,那些从街上拉进来的「冰火鸡」,竟然有人举手决志。做陪谈的,当然也是我的导师和我两个人,因为他们听不懂国语。
一连三晚,每晚都有十多二十人给拉进来听耶稣。都是唱那首歌,讲那篇道,都有人决志信主。到了第三晚,我声音沙哑了,累得要命,仍坚持下去。
那位游行传道人,后来去了那里,我不知道。我们只能答应帮忙他三个晚上。有些给我们硬拉进来听道的人,有些决志信主。我相信是圣灵的工作。或许我们三个拼命传道的「耶稣佬」,感动了他们。
今天,香港教会传福音的方法「进步」了。这些临时举办,街头拉人的布道场面已成历史陈迹。或有这样做的人会被视为傻瓜,或「宗教狂」。不是说非以这种「冰火鸡方法」布道的就不属灵或不够热诚,但是,先进的教会,以福音聚会的「制作水平」、「明星效应」(如著名讲员、艺人、名人吸引) 而赢得灵魂,无可厚非。但是,那种火热的爱人灵魂的心,去了那里?
我们绝不能掩耳,像该隐一样,「弟兄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们呼叫。」(创世记9-10) 可以不闻不问。不是一句︰「不干我事」就可以挥掉灭亡的人向我们的追讨。而我们的「弟兄」更不是「冰火鸡」。
后台品格
「后台」品格
罗钖为牧师
教会流行邀请艺人在布道会「登台」作见证,因为有号召力,而艺人的生活,也能满足一般人的好奇心。我们教会的「美味情缘」布道会,去年请小金子,今年韩马利,购餐券邀请亲友赴会者众,证明「名星效应」有用。
从前,在影音机构事奉,因工作上的关系,接触到一些艺人,不单在前台,也在后台。在聚焦灯下,摄影机前,艺人都注意他们的身段和表现。但是,「八卦新闻」为什么会有市场?因为有人想知道,「天上的星星」,在地上是怎样生活的。
事实上,真相是影迷所不愿意知道的。他们其实只需要看到化了妆,穿上戏服,正在表演的「演员」。往往,由于艺人的名气,会做了商品的代言人,有时,会替慈善、公益出力,全都是卖他站在「台前」的号召力。台下,他是个怎样的人?我猜,他愿意观众们不晓得。连真正的影迷也不愿意看。
虽然人人都知道,只不过是演出的某个角色受欢迎,当然必须有才艺再加上机会。而且,我们不会不明白,明星在「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和后台的真我截然不同。在水银灯下,银幕上看到的「星光熠熠」只是扮演,都是假象。我们看到的英雄、美人、只是照剧本演出的角色。在后台,他们的「品格」如何?他们落了妆之后是什么样子?
观众会要求明星有「后台的品格」(backstage character) 吗?
在外国的杂志,有一则花边新闻。有一间弱能人士的疗养院,病人有儿童也有成人。有一天,有一个骗徒,来找主任护士,对她说,有一位当红的流行歌星,来到城里,就在附近的剧院演出。他有办法安排他来疗养院访问,娱乐病人,不收费用。如果主任能把汔车借给他,他会马上把歌星接过来。欺骗的手法很老套,主任护士却中招,让骗子开走她的桥车,去如黄鹤。结果是,全院的病人兴高彩烈,白等了一天,好心的主任护士不但丢了汽车,她的病人空欢喜一场,还以为是给主任护士作弄了,对她失去信心。
消息传开去,在城中演出的流行歌手收到风,知道有人借他的名气混骗,决定要做些事。他避开传媒的耳目,没带随从,暗地到医院去跑一趟,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他找到主任护士,和她一起到病房去探访病人,逐一的问候,亲切谈话。少不了询众要求,唱歌,签名,并且答应把最新的唱片,海报送给他们。
歌手请求疗养院不要张扬这件事,但是好人好事总会曝光,记者跑来访问。主任护士说,当时把病人脸上的笑容拍下来就好了,他们乐极了,觉得这位有名气歌手不再是颗高不可攀的大明星,他变成了他们的朋友。他们看见了「台下」的大歌星,并且更爱戴他。
我们都不是艺人,却不例外地都有两副面孔,两个角色。一个是「台前」的,一个是「台后」的。我们都在人前演戏,要赚取掌声,给人称赞,但有几多分是真实的?台后的那个我,才是本相,真实的品格。主耶稣说,法利赛人在街口祷告,他们禁食,唯恐别人不知。有人在「密室」祷告,在隐密处与上帝灵交。主耶稣说,上帝在暗中察看的,那一个是「真我」。
有几多个人敢面对真我,照自己本相示人?呈现在鉴察人心的主前,那个真的我,可以见得人和见得祂吗?
把平安接回家
新年接福。
你最想得到个什么福气?
新年挥春,或拜年祝颂的好说话,例如恭喜发财、横财就手、事业有成、步步高升、情场得意,心想事成、平安是福……样样都想能得到,但不一定如颂如祷。
如果有一张「愿望菜单」,有各种大小福气,任君选择,保证愿望成真,但只能选一款。你会小心考虑,那一样是你最想要的福气。
你会把你的职场和情场搬回家吗?
老生常谈的「平安是福」,可能是你最佳选择。你有没有想过,「平安」其实是最大的福气,也是个人、家庭和世界最需要的福气吗?不单是出入平安,而是身心灵的平安。有了这平安,就没有别求,因为都己满足。
主耶稣给祂的跟随者的「问安」语,是「愿你们平安」。平安的源头,是造物主。能与神和好,才能与人和好。「人和」使人「和气」。如果人人心境平静、安宁,天下也就太平了。
主耶稣又说︰「在我里面有平安」。想平安,要向祂那里找。祂是真神、能赐人出人意外的平安。
祝君平安,并请把真正的平安接回家。
第一城浸信会主任牧师
罗锡为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