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t Shot

Bust Shot

Saturday, August 30, 2008

愈祷告愈自私?



罗锡为牧师

愈祷告会愈自私?

毕德生(Eungene Peterson) 替一本论祷告的英文书写特刊说︰「今时今日,有多得令人惊讶的美国人给教导一篇祷文,那篇祷文是要人在膝盖上变得比自私更甚。当祷告者站起来去做他们的事时,他们比从前更为自私。」(James Mulholland:Praying Like Jesus 封底推介)

读者一看,就知道毕德生批评的是那一篇祷文。那一篇祷文出自圣经,论那一篇祷文的书,曾高踞基督教畅销书榜之首。那本书曾为许多名牧和教会领袖所推许,我却不敢苟同。

信徒可能不明白我为何这样说,那一篇「著名」的祷文明明出自圣经,何以会教人自私?

懂得读经的人,会分别那一篇是个人的祷文,并不是祷告的范本。圣经记载过许多人的祷告,但不都被认为可供上帝的儿女学习。例如诗篇也有许多祷文,包括戴维诅骂敌人的祷辞,流露了戴维的真情,但不都能拿来作别人祷告的「范本」。

在祷告里,我们要学习些什么?操练些什么?怎样祷告才不会愈祷告愈自私?愈祷告愈自大?我敢肯定的说,只有一篇祷文可作「范本」,就是《主祷文》,就是毕德生为之作序的那一本书所论的祷文。

要学习祷告,就要向主耶稣学。主耶稣教门徒的祷告,是向天父降服、遵主而行。主教我们倚赖天父生活,却没有指定要些什么东西?祷告要具体,我们需要什么当然不必犹豫,和盘托出告诉上帝便是。但可不必向上帝发出详细指示,指使上帝替我们作跑腿,如此这般的成就「我们」的旨意。那绝不是属灵和有祷告恩赐的表现。

学祷告,先不要学坏师,否则愈祷告会愈自私。

残奥与「通道无障碍教会」


罗锡为牧师
日期:2008-08-29

「残奥」接着京奥,即将举行。

「残奥」,何等难听的一个名字﹗英语的「平行奥运」(Para-Olympics)的说法就进步得多了。不过,在香港,如果有人真的在生活上或功能有障碍的话,而想要像其它人一样工作、活动,确是「障碍重重」,太多不便,给人看在眼里就是碍手碍脚,「残废」了。比起先进国家,我们替有「不便」的人,在设施上的考虑,仍很落后。

说说我们教会。一浸借用来作主日聚会的地方,是个让有「障碍」觉得有很多「挑战」的地方。

昨天,有一位女士打电话给我,请求教会在主日派人到她家里,接她跌伤了的母亲去做礼拜。那位老人家正在疗伤,行动不便,需要坐轮椅出入。她很喜欢上教会,虽然早一天教会迦勒团的团友已探访过她妈妈,她还是很渴望回教会去聚会。

身为一个大型教会的主任牧师,我可以怎样响应她?

如果是我在加拿大牧会的时候,我会亲自开车去接她,或是打个电话,就可以找到个附近的会友去接她。我们可以由她家门口送她直达教会礼堂。可是,在我们这个有一千人聚会的教会,却不能马上回答她行不行。因为不敢肯定在一两天内知道,能否「派」人去接送。我唯一的办法是在电话中,亲自与那位长者谈话,表示关怀,并且约定明天登门探访。

教会能否有一批义工候命,去接送一些行动不便的人,或老人院的长者呢?他们都很愿意上教会,只要有人去接送他们。有一位弟兄说:「一浸会友,有车阶级不少,为什么不派一些人去接那些住在远处的老弱会友?」这都是好意见,但要是考虑过实际的困难,就不是个「你们为什么不这样做」的问题。在香港的生活方式,间中请会友开车去接送会友,是可以安排的。长期就有困难了。因为接送的人要迁就他在主的家庭活动,和其它教会活动,才可以固定的去接送。

而最难搞的问题,是香港的城市和屋邨设计,不容在门口停车,上楼去将轮椅扶下来。即是说,要考虑接送路线中,可停车的位置,如停车场,然后按住址上去,把坐轮椅的人推到停车的地方。其中的转折,会教我们明白,在香港行动不便的独居者,是受到多么的限制。

还有,到了教会,问题还未解决,因为「轮椅通道」是令一件要搞好的事。我们教会不乏自告奋勇的义工,只要有人把轮椅推到教会大门,就有人帮助扶上二楼礼堂。崇拜部曾邀请「回声谷」—一个专门「残障」人士的福音机构,派人来指导我们抬轮椅的正确姿势,让坐轮椅的人安全,扶的人,不会因为要上几十级楼梯级而弄伤了。这关乎香港的「小学」,一般都没有电梯,我们借用的小学是旧式的,「伤残厕」也是个问题。因着这些障碍,让我们不能把住在附近的老人院的长者带到教会。
为行动不便的人上教会的问题想一想,就更能明白圣经记载,那四位朋友把朋友用担架抬去见耶稣,拆下房顶把担架襚下去的苦心。

Wednesday, August 27, 2008

谁可免疫于困难?


罗锡为牧师

有一次,马友友与乐迷会面谈话,有乐迷问他,有没有遇过困难的日子?马友友说,你们有没有三个小时,听他把踫到的困难说出来。

马友友是当世音乐大师,出道以来,没听过他什么挫折,以为他一生就是一帆风顺、扶摇直上。事实上,没有人会没有难处的。而马友友演奏的音乐,如果缺少了人生的历练,不会有如此深度。我们听马友友,听不到沧桑,并不是他没经过生活的磨励。都升华了。

世界上,有谁会没困难?

最近,有一位慕道朋友,和他谈过几次道。他对信仰和人生有许多疑问,他对我说︰「我快五十岁,一生走过很多冤枉路,在一个异端教派里,浪费了青春的日子。尝尽过给人误会、欺压、剥削、谋算、和迫害。牧师,你试过没有?」我说︰「除了为信仰受迫逼之外,你说的事我都受过。」这位朋友有点不相信。事实确是如此,我没有马友友的口才,可能三个钟头也说不完。

当然,经历过的难处,不用挂在口头,也不必写在脸上。上帝的儿女,因着上帝的恩典,比别人更懂得处困难和逆境。事奉上帝的人,不会免疫于艰难,并且能在其中,得到灵性上的好处。

以赛亚书中上帝的仆人,「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以赛亚书53:3)。上帝对以色列说︰「你在苦难的炉中,我拣选你。」(以赛亚书48:10)。主耶稣对门徒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在我里面有平安。(约翰福音16:33)

上帝所爱,所用的人,不会免疫于困难,更会从试炼中得益。

钟马田的福音讲章


罗锡为牧师

很久没空去基督教书室,有一天为了办些的事,经过基道书楼,顺道上去看看,让我找到钟马田医生的两本「福音讲章」,一本讲旧约,一本讲新约。少有少有。

不是钟马田少讲福音讲章,而是他的福音讲章出版的不多。

钟马田是英国著名的讲道家,医生出身,继英国讲道王子摩根(Champbell Morgan)为伦敦韦斯敏特教堂的牧师。每个礼拜至少讲两篇道,一篇在主日崇拜讲,一篇是晚堂的福音信息。成名后,常常外出领会。

他为什么能讲那么多道?同时写那么多书?大概,他除了讲道和写作外,教会什么也不用他管。而他的写作,主要还是写讲章。

有人以为钟马田不写讲章的,因为他站在台上从不看讲章。从这两福音讲章集的序言,才知道钟马田写过许多讲章。他刚出道时,每篇讲章都一字一句的写。可是,上讲台从来不拿讲章。不是他把讲辞都背熟了,而是按照讲题的大要,圣灵的感动和会众的反应,临场发挥,变成另一篇讲章。不久,他讲台的事奉愈来愈忙,一个礼拜讲几篇道,甚至每天都讲,常常往外面跑。他没时间写讲章了,只能写大纲。他身故之后,有人在他故居的一只箱子里,发现一大摞他的旧讲章,把其中一些出版了,我们才有机会一读他早期的讲章。

钟马田很重视福音讲章,每个礼拜都讲一篇。其实在主日上午的讲章,也必附福音信息。他认为信了主和未信主的人,都应该常听福音信息。今天,有些基督徒以为布道会没带新朋友,自己就不去听。我年轻时,很喜欢听布道会,当然培灵会也喜欢听。无论是什么题目,对我的灵命都有帮助。

钟马田的讲章,意简言赅,结构紧密,遣词掉句,铿锵有声。是讲章的范本。可是,我能想象他站在讲台,灵活发挥,讲解经文,让会众能从他被神话语渗透的生命深处,汲取属灵的智慧。

Monday, August 25, 2008

领导与追随




罗锡为牧师


参加过波海斯牧师来香港主领的「领袖聚会」之后,我更深刻相信,教会最需要的不是别的,是领袖。


教会从来不乏美好的愿景,意见也很多。教会也觉得计划很重要,都喜欢写些增长计划书。可是,如果没有领袖,不会有作为,反而因意见太多而没法向前走。



但是领袖何来?


领袖是训练出来的,或者是自己练就出来的。


华人教会曾有一代领袖,从极恶劣的条件下,闯出个天下,或从宣教士手中接过了「指挥棒」,以为一个人能当领袖之前,不能给他好日子过。或是以为下一梯队的人,各方面的条件,如教育、才干虽然都比自己那一代好,绝不能让他们太快冒出头来。如此,造就了另一代的领袖。


终于,领袖训练这个观念给华人教会接受了。可是,单凭一套训练课程,绝不能制造出一个领袖来。「较低层次」的领袖或可以。领袖需要由领袖去训练的,只有领袖才可以训练领袖。教会必须让领袖从繁忙的事务中腾出空间来,做领袖训练。或让领袖去参加为领袖而设的聚会,让领袖可以开开眼界,从别的领袖身上学习。这是柳溪教会办「领袖峰会」的目的。


还有,有领袖而没有人跟随,即是没有领导。易经干卦有一卦象,叫「群龙无首」,解释为好现象,没有人争锋竞逐,一片详和之气。但是领导说的是另一回事。教会是全世界声音最多的地方,一个人可以有多过一个意见,教会何去何从?Noisy system,不是坏事,但一定要有人能一锤定音。美国的包维尔将军说,在军队中,他广开进言之路,但他让所有人都明白,意见听了,是否照着办,就由他定夺。


Leadership 和followership是相辅相承的,学领导也同时要学追随,愿意放手让有能者领导。如果人人都要拿主意,不肯让人带头领导,谈领导和领袖训练来做什么?

Saturday, August 16, 2008

应该借钱给「教友」吗?


罗锡为牧师2008-08-12


中国人有句话说,「朋友有通财之义」。

而在基督徒的群体里,有时遇到弟兄姊妹借钱,应该不应该借钱给他?这些问题很少公开提及,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应付。

圣经说的借钱,多数是借给贫穷的人。在旧约的律法书中,强调借钱给弟兄姊妹,不能收利息,因为那不是一门生意,而是替有需要的人解困。如出埃及记22章25节说︰「我民中有贫穷人与你同住、你若借钱给他、不可如放债的向他取利。」利未记25:章37节说︰「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粮给他、也不可向他多要。」而且,借给弟兄姊妹,是不可讨债的。到了某一个年限,即禧年来到,所有债务都可以宽免。

至于向人借钱的人,不可赖债。出埃及记22章14节说︰「人若向邻舍借甚么、所借的或受伤、或死、本主没有同在一处、借的人总要赔还。」对借贷相方都公道的。不过,圣经还是同情借钱的一方,因为他们是贫穷的,弱势的一群。如箴言19章17节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 和华必偿还。」

主耶稣同意这种借钱给主内弟兄姊妹的原则。祂说︰「你们若借给人、指望从他收回、有甚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给罪人、要如数收回。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路6:34-35)

所以,在教会里,或别的教会的教友,向你借钱,你应该怎办?你要自问,能否存着「钱借出去不望偿还」的心?借钱给人是否在你能力之内?你要能够把那笔借出去的钱「勾销」了。你是否了解借钱的人的品格和真实的需要?不要存着天真的想法,在教会里踫到面的人都是「好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罪人。教会里会有人常向人借钱,他可能有些嗜好,或坏习惯,或不擅管理财务。其问题不是借钱给他就能解决。在教会里,你要能把钱借出去,就算是给「穷人」的帮助,不望回报,也不要追债。那笔钱既然在你能力之内,没回头也不相干。如果如期偿还,把它当作「花红」。不能抱这种心情,或没有此余力的,不要随便在教会里借钱给人。

Friday, August 15, 2008

虚实荣耀



















罗锡为牧师

萧永方,陈兆龙两位消防员,把氧气罩给在火场中待救的人而殉职的事震撼?还是奥运开幕礼,体操王子李宁腾空奔跑燃点圣火的场面震撼?


同样都震撼﹗他们都为了各自受到托负的「天职」(vocation) — 救火和体育,竭尽所能。他们都值得我们致敬。


不同之处,李宁是一场表演,而萧、陈两位消防员英勇牺牲了。奥运的场面,我们只能做观众,为李宁喝采。而火灾的现场,我们不是消防员,不必身历其境。不过,有万一的机会,危险忽然临到。没有人愿意遇上,但危难比奥运开幕更真实,更接近我们。假如真的发生在我们身上,敢当个舍身成仁的英雄吗?


奥运开幕礼所表扬的中国礼乐道德文化,壮矣哉﹗美矣哉﹗全世界的人都看见了,我们在电视机前为之鼓掌,感动。但是,身为中国人,兴奋之余,冷静下来,想一想,那些金璧辉煌,夺目灿烂的场面,和我们记忆中,所经历过的,有些儿too good to be true的味道!


在屏幕上看到天真美丽的小女孩歌唱祖国,原来幕后有一个没有那么美丽的女孩代唱。每一个间场看到北京市的焰火升空爆发,原来是预先录制的计算机仿真效果……


而在嘉禾大厦的五级大火中,那千度的热力、令人窒息的浓烟,重重阻隔的逃生门路,和救火救人的生死时刻,都是迫近我们的灾难、痛苦和死亡……


我明白了为什么十字架那丑陋的、粗糙的刑具,会是基督徒的荣耀。那荣耀不是「虚荣」,因为用基督的痛苦和死亡而换来的。

Sunday, August 10, 2008

"不被需要"的牧师


罗锡为牧师2008-08-01

毕德生(Eugene Peterson) 和他的学生唐慕华(Martha Dawn)合着了一本书,叫”Unnecessary Pastor”,中译本把主要的术语”unnecessary pastor”译为"多余的牧师",教会更新运动总干事胡志伟牧师指出是"错译",应译为"不被需要的牧师",绝对同意。


我在教会的"每日灵舍"也写过一篇关于unnecesary pastor的文章。因为我觉得毕德生用unnecessary pastor 和busy pastor两个说法表达他的教牧学观念,值得华人教会牧师参考。

上述那本书的译者,把那个毕德生的'牧养观念'译错了,可能是望文生义,以为牧师既"不被需要",就是'多余'。他没有读懂毕德生那本书的意思,其实真的不好懂。那本书谈的是一个别有境界的牧养之道。


怎去解释毕德生的看法呢?即管拿中国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作个比方。毕德生管理教会的方法有点'道家',要到达'无为而治'之境界。按他的最重要的牧养学著作《建造生命的牧养真谛》(Working the Angels)说,牧养的'三角'是:祷告、读经和灵性导引。此外都是'不务正业'。
刚好我在下一期的《时代论坛》写了一篇题为《牧师的朋友》的小文章。引用一首外国牧师写的英文打油诗,诗云︰'我在教会里遇到三种人,一个恨我,一个爱我,一个不管我,三个都是我的朋友。'三友各叫牧师有所学习,那个'不管我"的会友,能让牧者明白,他不是那么重要,教会不是没有他不行。

为免误解,不避赘言,再说一句。"不被需要的牧师"的主张,绝对不是说,教会不需要牧师,或会友都不管有没有牧师。或者是牧师应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而被人觉得他的存在是「多余」的。毕德生说,牧师要摆脱「被需要」的渴望,那种「被需要」不是教会的需要,而是牧师的需要,牧师需要被人需要的"需要"。这不单是牧养灵魂的人的陷阱,也是教会里当领袖的、事奉的,还有做家长的,都必须要提防。

牧师和教会的领袖不是为了"被需要"而存在的,他们的价值也不是藉"被需要"而肯定的。

Thursday, August 07, 2008

属灵阅读指引


罗锡为牧师

属灵阅读需要指引,像写灵修日记要学习一样,是「属灵导引」(spiritual direction)的范围之内。但不想说得太高深、太难,太多手续,吓走了一些想做一些属灵阅读的人。

不是所有基督教出版的刊物都是「属灵」书刊,也不是凡阅读基督教书刊都是「属灵阅读」。有些标签为「属灵书籍」的书,属灵养份的含量不一定高,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看,所以要寻求指引。有些人读「属灵书籍」读多了,就高言大志起来,看不起读书少的人,这是读得不得其法的后果,害了「属灵骄傲」症状。

以下让我简单说几个读属灵书籍的要点︰

1. 读属灵书籍的人,不会认为自己读得多了,就会比别人属灵,反而会更为谦卑温和。

2. 读经是最基本的属灵阅读。把圣经拿来作神学、文学等学术研究的阅读,不算属灵阅读。你可以在神学院修读圣经科目,却没有灵修。

3. 属灵阅读要用心,而不是头脑。不一定读得多,读得快为之好。

4. 读属灵书籍要从「经典」入手,不拘古今,不限一家之言。我的经典的定义很广,由古老一多马肯培斯的《效法基督》、劳伦斯弟兄的《与主同在》、下至贝利约翰的《私祷日新》、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和陶恕、慕安德烈的书等。

5. 你的属灵导师或灵友会介绍些好的属灵书籍。与灵友或在小组分享阅读心得,或和他们一起阅读,对灵里长进会有很大帮助。

6. 属灵的阅读可以跟写灵修日记一起做。或可将阅读心得,或触动你心灵的句子,记在记事本上。

7. 选择读一些能改变你生命的书,读的时候要谦卑、宁静、安详、为要寻求与上帝相遇,进入与主同在的境界。

8. 曾让你感动,或有得着的属灵书籍,应该保留,可以一看再看。

Tuesday, August 05, 2008

属灵的阅读


罗锡为牧师

就算是最小的教会,都设法弄个图书柜,方便弟兄姊妹借阅基督教书籍。教会介绍属灵书籍常有,青少年部的传道人经常为好书写书介。

我是个爱看书的人。在学生团契最初获派的事奉之一是管图书部,近水楼台,让我看过从前很多著名的属灵书籍。

不过,介绍属灵书籍有之,却甚少阅读属灵书籍指引。灵修学者侯士顿(James Houston)写过一篇叫”A Guide to Devotional Reading”,刊于唯真神学院神学丛刊,陈义之高,一般人较难消化。

什么叫读属灵书籍,或叫属灵的阅读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若在教会访问会友看过那一本「属灵书籍」,大多会答《荒漠甘泉》。

答对了,《荒漠甘泉》也是我属灵阅读入门的书。所谓「属灵书籍」,不是凡基督教出版社出版的都叫属灵书籍。属灵书籍是为灵修而写的书,专攻灵性生活的追求和操练。其它以信仰或圣经为题材的书,叫做「基督教书籍」或「宗教书籍」。

属灵的阅读,曾改变生命和历史,因为能扭转一个人甚至一个时代的灵性取向。听过有人说,只有读圣经才算是灵修,读《荒漠甘泉》等属灵书籍不算灵修。那是偏执的说法。不能以读属灵书籍代替读圣经,但属灵的阅读,是操练灵性的好工具、指引、甚至是课程。

属灵的阅读,与我们在学校里所学的吸收信息的阅读不同,不是用头脑的。你会惊奇,从前有些伟大的灵修大师原来没有读几年书。属灵的阅读用心灵去读,敞开心怀,与属灵的作者同游于灵性旅程,体会他们的扎挣,进入与上帝同在的境地中。

我可以肯定的说,上帝的儿女,愿意读属灵书籍的,与上帝的关系必定更亲密。教会能有多些人愿意读些属灵书籍,教会的属灵质素会大为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