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t Shot

Bust Shot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08

喂养「机会」,饿死「难题」


罗锡为牧师

不要让有太多难题在面前,而裹足不前。当我们搞通了什么是重要的事,和P/PC平衡,我们的目标已不远矣。

续谈柯维的P/PC Balance前,再说一说「挂心圈」和「影响圈」。柯维的意思不是不理会需要解决的难题,或关心有需要的人。「挂心圈」一个人的责任,有些问题很紧急,不能置之不理,但不要为「解决」这些那些没完没了的问题,消耗所有的精力。柯维的重点是,如果要有成果,就要先知先觉(be proactive),要主动出击,不能老是在响应和反动(reactive),那是捱打。由内而外的(inside-out)的成长和转变,才是通向「成功」的路。

举一个例子。我在早几天写过波海斯牧师的故事。他的柳溪教会既以「迎合慕道友」”seeker-friendly”而著名,为何波海斯会对来聚会的人那么不够”friendly”,让有人觉得给待慢了?因为他明白,牧师不能做所有的事。最初,他的教会只有不到一百人,每个礼拜,都忙透应付不了的需要,教会也没有增长。于是他停止下来,反省事奉的方向,改变了「迎新」的策略。然后召集愿意同心传福音的会友回来,重张旗鼓。教会的气氛改变了,牧养的观念更新了。柳溪教会变成seeker-friendly,因为每一位会友都是个小牧者,都去欢迎新朋友,栽培初信者、照顾有软弱的肢体。柳溪教会聚会人数增至近二万人。

那么,什么叫做P/PC Balance呢?P是production,即生产。PC是production capacity,即生产能力。柯维说,我会常常只关心「生产」,而不理会「生产能力」。他说,P是「金蛋」,PC是生金蛋的那只鹅。杀鹅取蛋,最大失策。有人「一根蜡烛两头烧」,日以继夜的工作,赚钱比别人多,表现比别人好,却忽略了保健,后果如何不用说。听说华人教会有些牧师永不放假,那不是他们比别人爱主一点,而是对PC的忽略。中国教会的传奇人物宋尚节是个「为主烧尽」的例子。我常有这个思想,如果宋博士能多活几年,对中国教会的贡献会不会更大?有人望子成龙,每天压迫孩子念书写作业,孩子的成绩不一定有进步。可是亲子关系(PC)搞得好了,孩子的成绩不一定突飞猛进,父母的「挂心圈」问题,给「影响圈」吸收了,父母子女互相充能的关系,变成「双赢」局面。

那是与「时间管理」或」「自我管理」必须抓紧的原则。把「重要的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能分辨「重要」的事先于「紧急」(却没有那么重要)的事,保持P/PC的平衡。他们不放过每一个机会,并且创造机会。

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他是个基督徒,写过许多有关领导和管理的名著,他说︰「做事有成的人(effective people),都不是着眼于难题的人; 他们都是着眼于机会的人。他们养大机会,饿死难题。」

人生难处实在太多了,不能不面对和应付,但是,不能老是招架。我们要不住成长,out-grow问题。我拿出这些东西来谈,不单是个教我们把事情办好,或作为教会领袖训练参考。我认为这些积极的思想,与圣经里很多的管理、领导的道理很吻合,并且与人生的成长,有启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