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t Shot

Bust Shot

Friday, November 23, 2007

吸納「生客」

吸納「生客」

羅錫為牧師

日期:2007-11-23

去年,教會的長遠發展小組,請了葉松茂博士來和我們做了個策略研究。他第一個問我們的問題是︰「教會的新人經什麼途徑來的?」

即是說,如果水塘要有引水道,把雨水引到水庫去,那麼,教會吸納新人用什麼途徑。

答案是︰崇拜﹗

這是大部份教會的情況,主日崇拜是新人來訪的主要場合。佈道會也有些新朋友,但教會不能靠一年兩三次佈道去傳福音。對我們教會來說,有些生客是自己摸上門來的,有的是親友介紹或陪同來的。為了使新朋友賓至如歸,把他們留住,有些教會主張採用seekers friendly worship,或盡量令崇拜的內容較易為非基督徒所接受。如我們從前在奉獻時常說︰「奉獻乃為基督徒而設,非基督徒或不明白奉獻意義者,可不參與。」聽慣了,可能不覺得是什麼一回事,但對我很剌耳。這個聲明,表面善意,其實是與他們劃清界線,並不友善。

令客人賓至如歸,最要緊的還是讓他初進入教會時,有人接待他,向他表示歡迎。如果他是單獨來的話,有會友坐在他旁邊,替他翻聖經,和解釋一下教會的習慣。對生客「友善」,不一定需要「沖淡」那些我們以為會冒犯人的項目。傳道人和會友對來賓的親善態度,熱情的接待,才是一個「對生客友善的崇拜」的要素。

還有,接下來,是邀請他們加入牧區、小組。那才是留住他們最好的方法,為他織做一個關係網,投入教會的團契生活。在主日崇拜裏,接待新人變成「迎新大使」的專摃,但在小組裏,人人都有責任,去讓新朋友熟絡,並在小組去傳福音,栽培初信,帶領他們加入教會。

現在的方法,是由崇拜把新朋友分流,編入小組,其吸納新人,特別是向未信主的人傳福音來說,效果不太大。如果每個小組、團契都成為向外伸展及傳福音並吸納新人的導管,那麼,就會形成百川滙流。我們必須把我們的小組、團契變成外向的,新人加入教會的第一道門,得救人數才可以「天天」增加,改變了禮拜天才歡迎新人的景象。

那才是教會興旺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