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t Shot

Bust Shot

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驀然回首主在身旁


蓦然回首,主在身旁

罗锡为牧师

「耶和华啊,求你仰起脸来,光照我们。」(诗篇4:6)

上个主日,如常在吕小礼堂侧门与散会会友打招呼。一位弟兄在我右方,热情地想与我握手,我却正在朝左方看过去,期待着正在从侧门出来的人。如果不是站在我旁边的同工提醒我,让我转身一望,我就错过了他。

祷告,就是寻求神的面。很多时候,我们等候神,寻求祂,好像不在。我们会埋怨神,为什么不在场,为什么不理会我们。其实,祂在那里,只不过并不是在我们预期的在那个地方让我们看见。

有人祷告,替神定下某一种方式替他自已办事,定下某一种方式向自己说话,那是我们找不着神,听不到说话的原因。

神作事到如今。祂在那里,只不过站在我们另一方。蓦然回首时,就看见祂,正如《足印》那首诗所描述的一样。

Thursday, November 26, 2009

浸信教会洪爐历煉四百年


如火挑旺—
浸信教会历炼四百年


罗锡为牧师


1609年,施迈德牧师(John Smyth)带领一批寻求信仰自由的英国基督徒,移居荷兰阿母斯特丹,建立第一间「浸信教会」。他们因为坚持要以自愿的行动来表明门徒身份,而受到英国教会的迫害。当时,要做浸信会会友会面对生命危险,牢狱之灾。甚至在「新世界」(美洲)的一些地方,浸信会会也遭受到很大的迫逼。赫维尔牧师上书英王,提倡宗教自由而死于狱中。另一位较是本仁约翰(也是浸信会的传道人),他因坚持浸信教会的信仰,长年系狱,在狱中写成史上销路最广的宗教名著《天路历程》。

洪炉历炼,兴起了一批又一批被主大大使用的神仆,和热心传道的基督徒。第一城浸信会,就是从这一个属灵的传统里,被神栽种,所建立的。

今年是浸信教会成立四百周年,各地教会都有庆祝节目。一个教会兴旺,是有原因的。「美南浸信会」增长的原因,为不少教会增长学家所研究和介绍。起初,浸信教会从神的话语而领受了做门徒的方式,而敢于当时的教会对着干。在「浸信教会」发展期间,是在信仰,灵命和事工上不住更新。

以「浸礼」的恢复为例,初期的浸信教会仍未施行「浸礼」,至1614年, 旅居荷兰的英国浸信会会友布马可,写书指出按圣经的教导及早期教会所施行的水礼,是「全身入水」的。又以普世宣教运动为例,浸信会的会友从起初就热心个人布道,并在美国的移民地植堂,而增长很快。可是,普世的差传事工要等到1792年,克里威廉等在英国组成「浸信会差会」,才向亚洲出发,差派宣教士到印度。

浸信教会的「传统」不是「封闭」的,而是向着圣灵的引导和圣经的教导开放的。浸会教会得力的根源,是相信「心灵」和「自由」。人可以靠着神的恩典,圣灵的光照和良心,决志信主。浸信教会要求加入的人,必须经历重生—那是一场激烈的革命,心灵和生活的改变。而这就是浸信教会所坚持的「信而受浸」的圣经的原则。

庆祝四百周年的最好的方式,是将神给我们浸信教会的「恩赐」再次挑旺。让我们浸淫在浸信教会这个活泼的属灵传统里,汲取心灵的能力。经过洪炉历炼,浸信教会坚持要把神的子民「释放」出来,把「祭司」的权利还给每一位会友,把会友差遣到世界,为主作见证。



圖為︰

世界浸信会联盟代表假阿姆斯特丹的门诺会聚会记念浸信会四百周年。教堂建于1608年,第一间浸信教会在附近聚会,当时并无教堂。

Friday, October 23, 2009

牧者也要受安慰


牧者也要受安慰

罗锡为牧师

世界上或者只有传道人这一个「行业」,要如此照顾人的心灵。

上主日,在吕小第三堂时,收到一个坏消息,与尹淑薇传道,郭嘉乐执事跑到医院,关怀一个哀伤中的家庭。匆匆吃过午饭,赶回都会礼堂开执委会,负责灵修分享及事工报告,但是,尚在与人一起忧伤的情绪中,完全不在「状态」。

礼拜一,上午陪伴家人到殓房办事,随即赶去香格里拉酒店,参加「德鲁克百年诞辰管理学论坛」和晚上的德鲁克管理学院荣誉院长颁授礼晚宴。那是个城中盛会。获授院士的包括写《人生下半场》的Rob Buford和马鞍峰教会的华里克牧师。讲者都是一流的学者和有成就的人。内容精彩,但我心情复杂。

礼拜二早上,同工会一早安排去参加浸神「浸信会四百周年」讲座。有同工说没有心情去,我的心情也好不到那里。教会有一位年轻人突然去世,有一个家庭在哀伤中。牧者要安慰他们和会众,但自己也要受安慰。

牧会三十年,葬过百岁高寿的人瑞,也葬过难产而夭折的婴孩。亲自主持过八十多岁的岳母的年轻的弟妇的安息礼拜。死亡不会先问年龄、财富、建树、健康才和人「握手」。这是生命的真相﹗

最近三个月,我替三位年轻人打理过丧事。,一位是三十岁出门的年轻人,在旅馆中忽然病发身亡。一位是二十多岁的大学生,意外淹死。下个礼拜二,是黄兆麟弟兄的安息礼拜。谁不会为英年早逝者可惜?怎可禁得主与失去至亲者同愁?我的「安慰」从何而来?

为兆麟弟兄的离世,我寻求主的面并能抓着祂有力而温柔的膀臂,我能祷告天父紧紧的把他拥在怀里。全因为兆麟是天父的孩子,我能带着盼望的把他「付诸尘土」,确信他已去到一个好得无比的地方。对信主的人来说,死亡不是永别,而是回到天家,与主同在。信主的人最大的安慰,是在那「荣耀的黎明」,不单与主同在,也与亲爱的人再见,永不分离。直到那一天,我们面对明天,为复活的主向前行。

2009年11月25日第一城浸信会《牧者心声》

Friday, June 05, 2009

忧郁太太与紫罗兰


忧郁太太与紫罗兰

罗锡为牧师


这是个真实故事。

有一位牧师,去探访一位太太。


这一位太太常常要牧师挂心。她体弱多病,情绪不稳定,孤单一人,觉得生命灰暗一片。牧师懂心理辅导,明白她身体的确有些毛病,也有点忧郁。常常关心她,开解她,鼓励她,对她好像没有太大帮助。


牧师来到她家里,看见客厅的窗台上,放了几盆紫罗兰,阳光透进来,觉得十分亮丽可爱。这位忧郁太太发觉牧师欣赏她种的花,就把其中一盘送给牧师。


牧师顺口问道她,都是名种紫罗兰,要花很多钱买吗?她告诉牧师,不花钱,都是自己插叶繁殖的。牧师赞赏她能把人认为很难种的花种得那么好。忽然拿到了个好主意,提议「忧郁太太」她何不把花送给那些有病的人和不开心的人。


二十年后,忧郁太太去世。城中来了许多人参加她的葬礼,来悼念「紫罗兰皇后」。原来「忧郁太太」变成了「紫罗兰皇后」。牧师一个小建议,改变了她一半生。她照牧师的建议送花,送出的紫罗兰不计其数。镇上许多人都收过她送的花。花是她亲手栽种的,颜色各样,替别人的生活添上色彩。


她明白了圣经所说「施比受更为有福」的意义,更找到了活着的目的。小小的一盆紫罗兰,能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的生命。

Wednesday, June 03, 2009

司提反—教會第一個殉道者



司提反—
教会第一个殉道者

罗锡为牧师

教会历史最光辉的一页,是以殉道士的血写上去的。

教会第一位殉道士不是使徒,而是司提反。

司提反是初期教会选出的七执事之一。使徒行传的执事名单,第一个名字就是他。殉道士司提反是个怎样的人?圣经说,他是个「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这成为他被选出来,做使徒的助理,帮忙管饭食,关怀那些抱怨教会关顾不周的人。做些庶务,而那么高的资格,是否过份?把使徒行传读下去,并没有记述执事们如何把教会的庶务办得好。反而第七、八章用了很多篇幅,记载司提反一篇篇幅很长的卫道的讲章。而他就是为见证基督,而给杀死了,他用自己的血来印证他的见证。

殉道士是那些为道而捐躯的人。但是,殉道士并不是教会受迫害的产物,而是为主而活的表现。有「解经王子」之称的坎伯摩根(Champbell Morgan),解释司提反如何成为殉道士。他说︰「为真理而死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死而成为殉道者;他们是因已经成为殉道者而死。没有任何迫害能产生殉道者;逼害的旋风不过是揭露殉道者。司提反在人们用石头打死他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殉道者了。」摩根这番话,值得我们反复思想。若我们再仔细看看使徒行传,我们会看见,司提反的事奉,见证,和受苦,处处都与主耶稣基督认同。而他的殉道,其实是他的得胜,被迎接到荣耀去,得着他的冠冕。司提反这个希腊名字的意思,就是「冠冕」。

司提反爱主,信服真理,不肯否认他相信的主,也不愿意妥协让步,不惜牺牲生命,以作见证。在一个敌视福音的世界中,他作了跟随主的决定,并做一个真实的信徒,他就已经把自已置身于「殉道士」的行列中。石头如雨点打在他身上,那是他在世上为基督作了最后的见证。他藉此说明的福音信息,像他的讲章一样鲜明,有力。

Saturday, April 11, 2009

主已复活,不再害怕


罗锡为牧师
2009年4月11日
少年崇拜
经文︰马太福音28:1-8

引言︰

为什么年长一些人,常会对年青人说︰你未见过世面,你未死过吗?你唔知惊字点写?

你有没有遇过一些毕生难忘的遭遇?或看过一些伟大,壮观的场面?如果曾经见过,(而没有死了),你对事物的看法会不同。做人也会不同。

为什么害怕?害怕些什么?因为是从未经验过的。或是曾经验过,知道是一股不受控制的力量,超过我们的力量,不可预测,不能克服的。更不知道是否对我们有利、友善。

像复活节清晨妇女们所遇到的那一幕。

请一起读马太福音28:1-8

1. 不怕世界震动

三天之内,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
妇女们去看耶稣的坟墓,本来很害怕。
主耶稣的死,对信祂的人是最大震撼。
因为主耶稣死了,她们将会怎样面对明天?
世界上的人都反对主耶稣,杀了主耶稣,也要迫害信主的人。

她们要放弃信仰吗?

来到墓地,更亲眼经验了地大震动,天使降临,滚开封住墓门的石。天使的「像貎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守墓的人和妇女都很害怕。

妇女们离开墓地时,不再害怕。化恐惧为喜乐。因为她们被主的复活的事件和场面所震撼过。我们信主的人,面对明天,也不用害怕。因为主己经复活了。

2. 不怕见证耶稣

天使叫妇女去报信,主耶稣会在加利利和他们会面。妇女化惊为喜,欢欢喜喜的回去,为什么欢喜?因为知道主不在坟墓,祂己复活了。她们要见证的,是一位复活的主。人们不信,可以请他去看看空坟墓。门徒都去看了。你要记住︰圣经记载,天使把墓门的石头滚开,不是让主耶稣出来,祂不在里面了。祂己复活。打开墓门,是叫门徒可以进去看一看, 墓里面是空的。


当然,光是墓穴是空的,不能证见耶稣复活了。耶稣也向门徒显现,并且吩咐门徒为祂的复活作见证。

空坟
耶稣显现
门徒改变
教会成立
都是复活的可信的证据。

我们不会以福音为耻,不用害怕向人传福音。虽然别人不接受,甚至迫害我们、攻击我们,嘲笑我们。因为我们有确实的证据,见证基督教是可信的,是有根据的。

3. 不怕面对孤单

妇女抱住主耶稣的脚,要拜祂。当然是欢喜,并且敬拜祂。好了,好了,主己复活了。我们不用心慌,这是一个大神迹。其实他们看过很多神迹,包括叫死人复活。

主耶稣先安慰她们,再吩咐她们去向门徒通报。信主的人不能留在墓前,抱住主耶稣的脚敬拜祂,叫人来到那个「耶稣显灵」的墓地开布道大会。主耶稣要信主的人往外跑,向前行。离开那个地方,甚至是「肉身」的主耶稣,去经历主深一点。祂要信主的人去到全世界作见证。

主耶稣四十日后升天。门徒不用「抱住主耶稣的脚」,不用黏附着「肉身」的主耶稣。因为他们已脱离了那个信仰的初阶,迈向成熟。他们的信仰,是凭信不凭眼见。

他们不会孤独,也不怕孤独。不怕困难,甚至不怕跑到远远的地方去传福音。

他们不孤单,因为心知主己复活,并活在他们心里。复活的主耶稣是每时刻的经历和感受。这是信主最珍贵,和最重要的一点。

有一首诗说︰你怎知主耶稣活着?
因为主活在我心。
这是每一个信主的人真实的经验。
你有没有?你有这基督活在你心里的经验吗?

受苦节与植堂


罗锡为牧师

明天就是受苦节了。

受苦节的「分尝主杯」崇拜聚会上要讲道、礼拜六下午少崇要讲复活节的道(虽然复活节要等到那天日落之后才正式来到)。在这段日子,应该多入静、多默想的,那是这个节期本来的意义。

可是,我全副心思,都放在准备主日的「使徒行传」讲道系列、「以赛亚书」讲道系列。而每一集中精神思考的时候,「植堂」的事就浮现在脑海中。差不多占据了我全部心思。

预苦期是内向的—收敛、自省,汇聚于「最后/主晚餐」、朝向各各他,在主耶稣的墓门前等候。

植堂是向外的—拓展、扩张。从加利利再出发,汇聚在耶路撒冷,奔向天边地极。

游走、摆动在这两个事奉的重点之间,拿捏着身心灵的张力,牧养的需要,和福音事工的迫切。

我们需要分尝主的苦杯,那是属灵的操练和体会。灵命成长了,才晓得为人倾倒主赐的「福杯」。受苦节,并不是用来点算和记念我们个人的「损失」,而为此哀恸。我们有许多失去的东西或得不着的东西。受苦节最大的「损失」是主牺牲了,被钉死了。记念受苦节,正是要我们把失去的或得不着的东西都放在十架下,让我们能领受主的爱和救赎,拿起主的使命。

植堂,必须经历过「受苦节」的「放得下」和「能摆上」。神的儿女,主的门徒必须到过十字架下,才会体会「植堂」,不是教会另一项事工。植堂是「福音」的与人分尝。

Friday, April 03, 2009

喻道故事


罗锡为牧师
2009-02-24

从前听道,最喜欢听喻道故事。一篇讲章如果有一两个小故事,听众就不会觉得沈闷。

学习讲道时,也爱引用些喻道故事作为例证。曾收集过许多中英文的喻道故事集。看报纸,杂志时,看到一些喻意深长的故事,会剪下来,贴在本子,以备随时翻阅。所以,总不会没有故事可讲。有时,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发人深省,说明大道理,胜过千语万语。

喻道故事书的故事,是有人从各方面收集的,有些分类编排,十分方便,我叫这些做「罐头例证」。用多了,觉得太「行货」弓。近年,把这一类书都送给人,而多用生活例证。其实,最好的故事,是从生活中检拾的体验,在现实中发生的,容易引起共鸣。主耶稣是个说故事能手,祂说的「天国比喻」,都是生活中的事物,随手拈来,却正中要害。

当牧师日子久了,生活圈子会局限了在教会内,就不易容从生活中找例子。因为不能常常说自己的事,更不能拿发生在会友身上的事情,公开在讲台上分享。

故事虽然受欢迎,但讲章里的故事,如果是为了说故事而说故事,则是败笔。故事不能胡乱加插,就算很动听,很感动,很受听众欢迎,但与经文和讲题不相关,叫做「跑题」或「离题」,不算是好例证。

是小时候喜欢看故事书,看多了,也喜欢说故事。自己也创作过一些「喻道故事」,用在讲章,写在从前出版过的文章或书上。有人打电话给我,说要借用了我创作的故事,有些人探用过我的故事,没有说明出处,或甚至不知道出处。我知道我的故事给人传说,让人听到,会很开心。因为只有好的故事,才会流传下来。今天,喻道故事集里的千百个故事,是有心人花时间收集,筛选,编辑,而后流传下来的。

Monday, March 30, 2009

大鱼传说


罗锡为牧师

三月,一条座头鲸迷途,来了香港,抢了「汇丰供股」的镜头。甚至有些人雇船出海,去捕捉它的影踪。


每逢有冒失的鲸鱼,或鲨鱼误闯水域,都会造成新闻,因为香港罕见大鱼。据说,香港附近的大丫湾海域,曾有座头鲸出没,后来给日本的捕鲸船赶尽杀绝了。今天,如果不是受到保护,这些,庞然巨物早已给捕杀净尽,绝迹地球了。


从前,鲸鱼曾经是海上霸主的鲸鱼,而与它搏斗,是文学家用来刻划生存与毁灭,命运与奋斗的隐喻。我说的是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名著《白鲸记》(1851年出版)。老船长念念不忘那头海上巨兽「无比敌」,曾毁了他一艘捕鲸船,和咬掉了他一条腿。捕杀无比敌,是他生存的目的。终于,他追寻到牠,在海上展开三天的搏斗。结果,牠弄沈了捕鲸船,把老船长拖下海底。全船水手都死了,只有一年青水手幸存。


后来,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写一个不认命的老渔夫和大鱼搏斗的故事。老渔夫的一句话:「人可以被摧毁,但不可以被击败。」宁愿经过努力而失败,也不愿意轻言放弃奋斗而被击倒。说的同是一种屹立不摇的斗志,和对生命的执着。


那条在香港海域游弋,时而喷水,时而翻腾的座头鲸,让我们联想到《白鲸记》和《老人与海》两本小说中的主角的搏斗精神。他们对抗变幻莫测,力量惊人的大自然,喻意在现实世界中,要有不气馁,不轻言败,奋斗到底的勇气。

不过,在约拿书所说的海上风浪和大鱼,虽然是自然界的力量,却并不代表命运,而是上帝所差派,是「冥冥中」由上帝主宰。那条鱼,好像是毁灭的力量,变成了上帝的拯救。

宣教士和他的胸襟


宣教士和他的胸襟

罗锡为牧师

教会三月份主日崇拜讲约拿书,刚好有一头座头鲸在香港海域出没,令我们更多想到约拿和那一条吞掉他的大鱼。

约拿对在大海之中航行,心知肚明,海上兴起的风浪,与他有关。他被抛到海中,「葬」(葬者藏也)身鱼腹,原来没有死掉,但与死亡是那么接近。独自面对上帝,了悟生死,明白生命在神手里。无论上天下海,都不能逃避上帝。

那是一篇好祷文。一个被神使用的人,必须有像那一篇祷文所说的,出死入生,蒙神拯救的经历。

我说过沙省神学院的宗教比较和教会历史教授,患了CANCER。借助一幅以「约拿在大鱼腹中」的中国瓷画,默想约拿书第二章,藉以获得战胜癌症的痛苦的力量。

没有经过危难绝境的人,写不出如此一篇深切的祷文。约拿本该送命,上帝却奇妙地眷顾他,保存他的余生。约拿的灵命应该更上层楼,就应该放开怀抱,还执着些什么?事情不是这样。

圣经说︰大鱼把约拿吐出来,让他着陆。他并没有给送到尼尼微。他给送返”square one”,他从那里出发或出逃的,同一个地点。劫后余生的约拿,依然故我,一样偏执。

我们以为像约拿一样会「祷告」的人,必然能面对新事物和挑战。不一定。约拿和以色列,与上帝的关系特别密切,却不领会上帝的旨意,更没有遵行。《约拿书》第四章说,有过这么深刻的经验的约拿,却因为自己的预言「不应验」而向上帝大发脾气。他的属灵修养完全看不到。

属灵操练的作用,是在神面前放下自己,摆上自己。可是,有些人的属灵经验,是封闭在自我的感受中,而不是求上帝改变他。约拿做了个「救命」(life saving prayer)的祷告,但不是个「改变生命」的祷告(life changing prayer)。如果只为自己感觉良好,自我灵性提升而祷告,那些祷告也不能改变一个人。

可是,神不放弃约拿,也不放过他,迫他去真正体会上帝的慈爱心肠。讽剌的是,去了尼尼微宣告上帝的旨意,他仍未有宣教士的胸襟。

Thursday, March 26, 2009

鱼腹中的约拿


日期:2009-03-16

罗钖为牧师

来一浸事奉前,在福音机构事奉的日子,我们参加尖沙咀的一间英语教会聚会。教会借用西青的礼堂举行崇拜,聚会后,有时到位于地下的书店看看。 当时,陈列了一位大陆宗教艺术家的瓷画作品,他应该是何琦。如果不是他,也是依照他的风格制作的。我一看就喜欢,其中一款是「设立主餐」,另一款是「约拿的故事」。后来,我把两幅瓷画都买了。「设立主餐」那一幅,我们送给加拿大的朋友。而「约拿的故事」后来有一段故事。

说一说画中的场面。在长方的框框里,诉说怒海中一件事迹。逃跑的先知「藏身」大鱼的腹中,不说葬身,因为他没死去。在海中飘摇的是一条商船,船上的水手惊惧不已。这件事记载在约拿书第二章。

有一年,回去加拿大沙省大学去看看大女儿时,顺道去信义神学院拜访,把这一幅瓷画,送给了院长Faith Rohrbourg博士。我在1996至1997年,因为神学院给我一个为期一年驻院学者兼助理教授的职位,才有机会放了一年安息年假。Faith Rohrbourg院长一看见这幅画,就说很喜欢,把它挂在院长办公室。

一年后,沙省神学院一位教授来香港探访我们,告诉我们这幅画后来的故事。神学院另一位教授John Kleiner博士,退休前不久,验出有癌症。他的病让他经历肉体的折磨。原来他在院长办公室里看到我送的那一幅瓷画,向院长借去,挂在他房里,让他常常看见,并且默想。 这幅画里的约拿,在鱼腹中祷告︰「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 我想象到John Kleiner教授当时正在经历约拿所说的︰

「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
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身,
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诸水环绕我,
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
海草纒绕我的头。我下到山根,
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

再后来,我知道John Kleiner教授,有那一幅画陪伴着他,度过地上最后一程,心里安然的返天家去了。 而Faith Rohrbourg院长退休后,也把那幅「约拿的故事」从沙城带回她美国的老家去。我每次经过尖沙咀西青会书店,必定跑进去看一看,再有没有另一幅「约拿的故事」……

Friday, March 13, 2009

「真的宣教了﹗」




罗钖为牧师


「假如样样都是宣教,那么就没有一样是宣教了。」

这是印度一位神学家D.T.Niles的一句名言。宣教学一定会把这句话拿出来讨论。

另一位宣教学家布劳约翰说,我们不能把「假如样样都是宣教」这句话忽略了。我们应该用宣教的使命来衡量教会的一切事工。因为教会存在目的,是为了宣教。

可是,教会有时又会变得「太属灵」。既然教会所做的样样事情,包括:崇拜、团契、关顾等等,都是宣教,那么,我们很容易就满足于把许多人召聚到教会来,而把有意的「向外布道」,包括国外差传和植堂事工忽略了,甚至被遗忘了。

浸信教会一向重视宣教,差传和植堂应该是教会的最重要任务。我们不能因为其它的事工做得好,而可以不做差传。我们也不能因为把钱用在所谓「其它更重要的事」,而不向外扩展。假如我们「样样」都做得很好,却在差传上没有做得一样的好,我们还未能真正履行了宣教,实践了使命。

宣教,是教会最重要的事。宣教,必须藉有意的(intentional)本地和国外布道而完成的,没有代替品。不能无心插柳地,做了些好事,间接地向人作了见证,就算做过了。约拿在大海航行时,因起了狂风大浪,请信仰异教的水手把他抛下海去,平息风浪,顺便令水手们「大大敬畏上帝」。有人因约拿而信主,却不是因为约拿向他们布道了,那件事本身仍然不能算是「宣教」。

约拿虽然不情愿,但是到底去了尼尼微,向城中的人宣告神的话,他才「真的宣教了」。

Thursday, March 05, 2009

《雅比斯的祷告》与猫狗神学




罗锡为牧师

有些在基督教圈子里极为流行的事物,如:诗歌、属灵书籍、电视节目,我却不以为然。 因为神学观点的偏差﹗

例如我对《雅比斯的祷告》这本书评价不太高。虽然它很畅销,许多信徒都拿来看,许多牧师都拿来作讲道题材,这本书以历代志的一篇祷文为本而写成的,既有圣经根据,加上这个祷告蒙上帝垂听了,我倒不热心推荐。为什么?

因为这个祷文,是个别的人在他的时代里,面对自己的窘境而说的一篇「私祷」,并不是祷文「范本」。和主祷文一比就给比下去了。它让我觉得,信徒如果照着祷告,会变得自私。这个看法,我说过了。

不过,我不是说那本书不可读。叫人愈祈告愈自私,可能与阿比斯无关。可能是读者的问题。

上个主日,我提及了《猫狗神学大不同》(Cat & Dog Theology),那本书的作者的看法颇为中肯。他说,《雅比斯的祷告》本来是一本好书,只不过教会里的「猫族信徒」太多了,他们读这书会读出了一个「猫神学」来。如果用「狗神学」去理解这本书,会有不同看法。这个评价,我认为也有道理。

猫族信徒是怎样制成的呢?「猫神学」最体贴人肉体中的天然性情,所以对人最有吸引力。凭肉体,凭感觉去信上帝的,都会变成「猫族信徒」。另一方面,教会也流行「消费神学」,把参加教会的人,都视为顾客般去招待和服务,唯恐不力,结果养成—批只懂向上帝,向教会要求服务,而从不想到要付代价,背十架的信徒。是教会做成的,或招来的。

没听过我讲「猫狗神学」的,可以上一浸网站,听我上个礼拜的《拉撒路出来》那篇讲章。

Wednesday, March 04, 2009

在破碎的世界为主作见证


罗锡为牧师

今天,为主作见证比从前更不容易。近来,传媒和社会持不同伦理立场的人对关心社会的道德风气和伦理价值的基督徒,很不友善。教会应如何自处和应对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这个到底是个什么世界?有人说是个多元主义社会,但有伦理学家说,这是个「破碎的世界」(fragmented world)。这个说法始自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麦金泰尔,他曾在美国各大著名大学任教哲学和伦理学。

近来社会伦理问题沸沸腾腾,社会正面临着道德价值全盘崩溃,教会要发言吗?教会就淫审条例和家暴条例所表示的关怀与参与,却遭到传媒和有些激进团体的谩骂和误解,是由于多元主义社会中,不容许有人发表不同意见吗?那么,所谓多元主义又是什么?他们说,在多元主义的社会中,教会不应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加诸别人头上。教会提出的伦理立场,就被扣上「宗教右翼霸权主义」的帽子。这个现象令许多基督徒十分不安和困扰。

教会怎么办?我将会在3月7日晚讲一个「不作斗底光」的专题,我有什么可对神的儿女说,告诉他们在这个弯曲悖谬的世代,当如何自处?怎样忠于信仰和履行基督徒的社会责任?

在飞机上,我把带在身边的一本书《破碎世界里的忠心教会》看了一遍。以下我会说一说,这本书给我的亮光。我将会回应「多元主义」,若看不明白什么叫多元主义和我说的是什么,那么请你明白,我想你明白,今天这个世界己经「破碎」了。

你要看到,这个世界「破碎了」(fragmented)。《破碎世界里的忠心教会》的作者乔纳单威尔逊受到另一本书《道德之后》(作者是哲学家麦金泰尔(Alasdair MacIntyre)的启发,并引用麦金泰尔的话,指出「多元主义」(pluralism)这个名词误导了人。今天的世界并不是「多元主义」的,而是「破碎的」。今天,人们的意见不同,难以调和,不能纳入融贯的系统和群体中,所以,不是「多元主义」。麦金泰尔说,世界己经分崩离柝了,它「破碎」了。

世界破碎不堪,失去了它的目的。道德的语言处于严重的失序之中,令人失去道德的了解,所以引起这些争论,却不能互相明白。乔纳单威尔逊说,教会必须明白这个世界的破碎性,并在这个破碎的世界之中,忠于教会的历史和信仰,为福音作见证。

Friday, February 27, 2009

你为工作狂吗?


罗锡为牧师

今天,我们的问题是太忙了。而忙碌背后,可能有个更深的,更严重的病源,叫做「工作狂」。

「工作狂」不单是男人的问题,今天,很多职业女性也害上了这个病。工作会令人上瘾,戒掉工作狂可能与戒烟、戒酒、戒赌、戒色一样困难。

爱上工作有什么问题?

没错,工作是人生的责任、为了糊口养家、并且对社会和国家都有贡献,而不是为了享乐。但是,当一个人不能停止工作,不把工作做完就心不安、不能罢休。把每一个处境,包括:在教会事奉、做父母,都当作一个任务,那么,「工作」就变成「毒品」、让人成瘾。

上帝创造我们,首先不是造一个「工作人」(worker),而是一个「人」。我们不是为工作而存在。「安息日」本来的意思就是提醒我们人生的目的,并且要从「工作」停下来,为自己留个空间,去认识上帝,凑近祂。(出20:8-10)


「工作」是城市里,每个办公室里所供奉着的「偶像」。它以许多虚假的应许来引诱人,让人以为它能满足人一切的理想和欲望,像以色列在旷野里为自己制造的「金牛犊」。但是,它是靠不住的,它不能代替上帝,将生命赐给人。反之,它会把人的精力消耗净尽。

记着,有句话说︰”There is life after work.”(下班之后,还有生活。)

Friday, February 06, 2009

迫近永恒


罗锡为牧师

我在医院里,陪伴着家人和亲友,等待着卧病已久的一位姊妹,呼出最后一口气。

这位姊妹是个顽强的生命斗士,与癌症抗战至最后一分钟。病情十分严重,甚至不住恶化,但没有放弃每一个为主作见证和传福音的机会,进修英文。甫从医院出去,就跑去考试,完成课程,将于二月底行毕业礼。她对生命的执着和对神的信靠,感染了一群同学去追求信仰。

在她的病床前,络绎不绝的是她的亲友、旧同事,和英文班的同学。我站在旁边,静静地守望着她喘息。早一天前,她对探望她的院牧说,睡前希望醒来,见到主面……几个礼拜前在医院探访她时,她也告诉我,很想快点回天家。

我想,除了医护人员之外,没有那一门工作,会像牧师有那么多机会,守望着垂死的人。我看到人生人死这庄严肃穆的事实,而在死亡前这一刻,比诞下新生婴儿,更能引起我对永恒的向往。我们都是血肉之躯的人。有人抵不住痛苦的煎熬,和面对死亡的恐惧,诅咒生命。有人身体衰残,一息尚存,却仍是坚强、勇敢地牵着主的手,趟过死河,迎向永恒。

永恒不是个哲理玄思。

在昨天的早上,在那濒临死亡的姊妹的身边,我迫近了永远的生命……

Wednesday, February 04, 2009

奥巴马的大同梦






罗锡为牧师



一月廿一日凌晨,抵着睡意,看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礼。

奥巴马的梦成真了,他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听他就任的演辞,我想到另一人的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演辞。如果没有当年的马丁路德金的梦,今天,他今天也不能有「梦」。那个梦是基本的自由、人权之梦。

这个本来就是美国的梦和立国的理想,当年,许多欧洲的拓荒着来到北美洲,寻找的是宗教的自由。而奥巴马也说得对,美国立国的精神,不在宗教,民族,和血脉的相同,是在自由和民主。有了这个基础,他们才会选出一个黑人当总统。

我得承认,他的演辞实事求事,满腔是宗教情怀,令我全神灌注,像听一篇讲道。我佩服他面对多元主义抬头的美国社会,不耻于引用圣经,和重新提出古老的价值。他说︰「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但要像圣经所言,脱离『孩子』的事。」那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的话。他面对着当前的危机,提题美国人要谦卑和成长。他承认今天经济的烂摊子,是由于一些人的贪婪,和全体未能及时作适当的决定所造成的。说得一语中的。他认为美国人要重新振作,必须回到古老的价值,像诚实、勤劳、互助、爱国,和不惜为信念付上代价,为了一下代有更好的日子。

黑人可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单圆了黑人的梦,他的演辞也燃起另一个梦,他要美国人相信,「旧恨将要泯没,种族界限将要消除、世界变得愈来愈小,我们全人类大同的局面将要出现,而美国必须担当将一个新时代引进来的角色。」那是一个「大同梦」,源于以赛亚书十一章及65章,不单是美国人的梦,也应该是全人类的梦。

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时代论坛时代讲场,2009.1.27)

寻找背十架的讲员


罗锡为牧师

有一位宣教士,他来过我们教会讲见证,协助筹办一个国际宣教会议。

他请我替他介绍讲员,讲题是︰「背十架的生活」。必须有见证,为主牺牲。

我想起两位著名的讲员,曾在各大聚会担任讲员,都是大教会牧师,都有讲道恩赐。想一定适合。

谁知那位宣教士请我说一说他们有什么「见证」?他们都是有名气的人,还需要谁见证他们吗?

宣教士要求的是背十架的经历。我一时说不出来。我与这两位牧师相交不浅,但只是在事工上合作。他们是否过着背十架的生活呢?具体的我实在不知道,因为我不是在他们的生活的,甚至不在他们事奉的圈子中。

于是,我明白宣教士要的是什么了。我告诉宣教士说,认识一些「小人物」,一生为主而活,为主摆上一切,奔走十架道路。不过,他们名不见经传,口才不一定很好,更未必有胆量在国际性会议中站在讲座上。

宣教士说,这个「背十架」的题目,必须由这些人去见证。请我联系他们,看看他们是否愿意。

原来宣教士找的「讲员」,不只是能「讲话」,更是要有「见证」。见证比口才,名气更重要。

十字架的道路,常说在口中,但踏上去,在路上向前奔的人,不容易。那些「背十架的小人物,可能从未站过讲台,可是,他们的生活是一本「活圣经」,他们是被主所寻求,主所使用的人。

主正在寻找你,一个背十架,为主而活的人。你有「见证」吗?

Saturday, January 31, 2009

空间的追求


罗锡为牧师

「空间」是个似乎很抽象的观念。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动物,包括人类,都要占空间。群居的动物,能与同类同群,但必须保持距离。一群海鸥,一列站在栏杆上,每一只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如果有一只降落在栏杆上,变得拥挤了,有一两只就会飞走。

人对空间的要求,会随着文化水平和生活质素而增加。人用以衡量自己的尊严的方法之一,是私人的空间是否受到别人尊重。环境太拥挤,会令人不安。短期的挤迫是可以容忍的,如繁忙时间坐列车。长时间如此,会引起纷争。

看一个地区的人,对个人的空间有多大的要求,对别人的空间有多尊重,就可以都看到当地的社会和人民的质素如何。因为当一国城市,一个国家进步了,人们才会谈「空间」,并且把空间看为一种权利。举例说,身在摩天大厦林立市中心会有压迫感,因为我们举头看不见天空,阳光也很难透进来。建设是进步的表现,却可以同时剥削了人的空间。又如我们抗议屏风楼把海风和海景都挡住,因为那些都是市民应该有的权利。
所说的,都是生存的空间,活动的空间,现实的空间,我们都己经有所追求了。可是,还有那些非「物质」的空间,像文化的、艺术的和心灵的空间。香港人要让人世界看见我们是住在一个进步之都,也必须追求这些更东西。

Friday, January 30, 2009

好好恋爱




罗锡为牧师

从前,香港的恋人,步上红毯前,都会走过「姻缘路」。今天,新的一代如何谈情、拍拖?原来今天的年青人不作兴拍拖、要就「走在一起」,意思是—同居。这不是什么惊人发现,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

今天的青年人,没时间拍拖。大家都很忙,生活节奏急促。工作忙,进修忙,社交忙,忙得每个礼拜抽一两个晚上在姻缘路上漫步谈情也划不来?生活的节奏也令很多青年人快刀斩乱麻,一拍即合,合就上床。

最大的错误是以为同居可代替拍拖,先试一下一起生活,,合得来才结婚。很多人以为先同居后结婚,婚姻会美满一点。统计数字证明没有那回事。同居并不能代替恋爱。有了肉体关系,令彼此的关系更复杂,而失去了彼此观察,了解的空间。

美国有一项统计数字,九成的年青人都有婚前性行为。香港的年青人对性行为也愈来愈所谓「开放」,而且很年轻,小学生就开始乱搞,这对身心灵都没有好处,而对日后的婚姻有极坏的影响。

今天,学校有性教育,那是好的,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性知识,总比他们道听途说好。但很多性教育变成「避孕法」,西方的学校差不多就是这样,甚至给学生们派避孕套。贞洁的观念似乎被视为落后,一合眼缘就不得等待,做成的恶果是婚姻制度崩坏。

我们应该提倡谈恋爱,鼓励适龄求偶,结婚的人,明白什么是恋爱?如何谈恋爱?情人节来了。天下有情人在这一佳节,好好的恋爱。

新人过新年


罗锡为牧师

新年,是去旧迎新的日子。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年晚大扫除,过年穿新衣,去旧近新,喜气洋洋。还会贴春联、挥春,无非是在一年伊始,取个好意头,求福气。写在红纸上的,其实是新年的愿望。

春天象征万象更新,总会怀着最好的期望,希冀新的机会。愿望发财,无可厚非,我们如此彼此祝愿,俗气得来,够现实。但是,发财还须修身立品,志向一年要比一年高。中国自古圣贤名训︰修身、齐家、治国,推己而及人,从自己做起。立愿在新年做个「新人」,也是好意头。

但是「旧我」怎样能变做个「新人」呢?这是一项生命的工程,必须从内而外,从心里面做起。你必须明白这是个「灵性」的问题。心灵若不变化,外面的更新会令你难以适应。我们向往一种「无入而不自得」的心境,若是心灵满足,就算事情不尽如意,也可处之泰然,这叫灵根自植,我们必须寻到心里的根。

但也有一个源头是从上天而来的,即朱子所说︰「源头活水天上来。」我们心灵都有一种永恒而超越的渴望,想要追溯那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源,从那里有活水江河,源源不绝的供应和滋养我们的生命。我们必须接上那个源头,才可以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快乐。那个源头就是造物主。


第一城浸信会2008年福字挥春信息

钱财有翼


罗锡为牧师

有些东西莫名其妙的不见了,我们说是「不翼而飞」,即是没有翅膀而飞走的意思。

一场金融海啸,全世界数以万亿计的「钱财」忽然蒸发。「雷曼兄弟」的债券一夜之间变成废纸。香港中信泰富炒澳币,,资产总值瞬间亏损一半。股神巴菲特的身家,也给金融海啸卷走了一半。他们的损失的,都以百亿美金或百亿港币计算。不单是大财团,大富豪、或金融大鳄亏损了,世界各国的人民的钱包都轻了。

世界上那些亏蚀了的钱,到底跑到那里去?我们有一个名词来形容这个现象,叫做「泡沫爆破」,即是说,在那些美好的日子,金融市场行事所报告那些价位和账面不住累进的数字,可能是虚幻的,并不是真金白银。就算是存在银行的现金,也可以化为乌有,所以香港人像惊弓之鸟,听到什么风声,一窝蜂涌去银行挤提。泡沫会爆破,银两亦可「不翼而飞」。钱财不翼而飞的说法有错。请别以为钱财没有翅膀,可以藏在什么安全的地方。每张钞票都长了翅膀,随时会飞掉。事实上,在千融海啸中飞掉的钞票,是个天文数字。

圣经说︰「不要劳碌求富,你要明智地放下这企图。你的眼睛注视在钱财上,钱财却不见了,因为钱财必长起翅膀,如鹰飞往天上。」(箴言23:4-6) 钱财其实是有翅膀的,它会飞走。在地上累积财宝,和所谓金融产品和投资衍生工具,会有”accumulator”(积聚财富)变成”I’ll kill you later”(迟些杀死你)。

钱财飞走了﹗它的本质从来如是。这场经济危险只不过教我们的眼睛擦亮了,看到钱财的本质罢了。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我们没像阿扁那么「穷」


罗锡为牧师

有人以为王阳明牧师的《穷得只剩下钱》,专为阿扁写的,非也。

留心时事的人就知道,陈致中带了这本书去羁押所探他爸爸阿扁。传媒报导了,这本书一夜就卖光了。我在另一篇文章写了这件事,有兴趣的可以看二月的《号角》或上我在雅虎或谷歌的网志去看。

王阳明牧师把心灵重建的工程,归纳为「三归」。一是「主从归位」、二是「价值归位」,三是「爱心归位」。「主从归位」即是主耶稣说的「我以父的事为念」,马利亚所说,「我心尊主为大」和Stephen Covey 所说的putting the first thing first,是意志的转向。「价值的归位」是理性的认同,是神所是,非神所非,重整价值取向。而「爱心的归位」是感性上、亲疏的排列,爱神第一,爱亲友别人次之,第三才是爱自己,第四爱自然世界,把自己从「爱己伤人」,转化为「爱神爱人」。

王阳明牧师所说的,并不是「新亮光」,其实都是基本的圣经教训。但他能够把这些道理,用许多生活的实例,说得令人信服,认同。这可能与他多年在医院里事奉,看见过许多人生人死的处境,因而说得特别透切。

我最喜欢他的是用「正心」这个说法,颇有宋、明理学家的味道,却是基督教属灵操练的一些简单方式。(注)人的问题是「偏心」—心灵离开本位,没有神的生命,是个「空心」。他提出要「正心」,用生命读经、三归祷告和默想的方法,让人「去偏入正」,将生命方向调校。

这本书应该很快再版,我们不是阿扁,没有像他那么「穷」,也要读一读。光是看那些故事,就有很多启发了。

(注)王阳明牧师所说的「正心」,不是现代天主教灵修传统中,「神乐修会」(Trappist),如:Thomas Keating等所采用的「正心祷告法」(Centering Prayer)。正心祷告是一种默观式祷告。

Friday, January 16, 2009

给我安静


罗锡为牧师

音乐家Leopold Stokowski对听众说︰「画家把他的画画在帆布上。但音乐家把他们的画画在安静中。我们拿出画,你们拿出安静。」

有些人听音乐,为的是要有声音填塞空间。我听音乐,想寻求安静。音乐能帮助人修养灵性,不单是圣诗中的「歌词」或「主题」能对默想有提示作用,音乐也有令人宁静致远的效果。若能心里宁静,听些「好音乐」,会让人脱离烦扰挂碍,
靠近心的心怀。无怪乎马丁路德说︰我将最高的荣誉和地位给予音乐,谨次神学。音乐是先知的艺术,唯一能平伏扰攘的灵魂的艺术。它是上帝赐给人最伟大和最令人喜悦的礼物。」

许多杰出的神学家都说,喜欢听音乐,如:贝多芬、莫扎特。巴特(Karl Barth)说,他喜欢莫扎特。有几位我敬佩的朋友,也是在神学上有成就的神学学者,像温伟耀,都爱听「莫扎特」。我不算是个「莫扎特迷」,因为听得不够多,或没时间听得太多。有空,或选莫扎特来听。不一定要那些大块头交响作品,「奏鸣曲」也可以。

有些神学家说,听莫扎特可以听到莫扎特的「神学」来,我未到那个水准。但是,正如一位修士Victor-Antoine d’Avila-Latourrette说︰「他的天才表现于每一个音符。他能在乐章中,流露出他内心的真情,会有坎坷转折,却没有怨恨,没有遗憾,绝不会悲剧收场。他的音乐豁达,因为对自己的得得失失并不介怀。他幽默,洋溢着一种只能解释是从上帝而来的喜乐。」我的音乐境界没有那么高,但是「挽着车边」听一些莫扎特时,也有同感。

其实,灵修如听音乐,不能有闲才去做。在忙着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有神的话语,和音乐,带我们进入安静中,腾出一个空间,让上帝将祂的「画」,画在我们的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