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t Shot

Bust Shot

Monday, November 20, 2006

米蓋朗基羅的宗教情懷(一)


天縱英才的米蓋朗基羅

羅錫為牧師

十月原來是羅馬的旅遊旺季。入秋,但未有涼意。帶去的厚衣服派不上用場。

這次地中海之旅,最大的願望,是到梵諦岡看米蓋朗基羅放在聖彼得大教堂的傑作Pieta(基督受苦像)和他在西斯庭禮拜堂繪的壁畫。多年來,我對米蓋朗基羅的宗教藝術作品很有興趣,珍藏了一些他的作品的畫冊。一九九七年,去加拿大沙省信義神學院進修時,選修一科「舊約神學與藝術」,研究的主題之一是米蓋朗基羅在西斯庭禮拜堂頂的創世記和舊約人物和故事。

聞名不如見面,這一次,親眼看見了。

有人問,為什麼一個基督教牧師要看羅馬天主教的教堂和藝術作品?我想,如果要這樣分割的話,我們的教會歷史就會縮短了一千多年。因為直到1517年宗教改革運動,之前一段漫長的時間,只羅馬教會,東方正教兩大宗派,還有些 小數教派,如亞美尼亞教會和埃及的科普教會等。我們有很多不同意羅馬天主教會的地方,在神學,教制和禮儀有許多分歧,但有些屬靈的傳統和教會藝術,是屬於全教會的,我們不能把自己與教會的傳統割斷了。

米蓋朗基羅的藝術天才,也不是屬於某一個教會的,而是屬於上帝,屬於全教會,甚至全世界。許多沒有宗教信仰的人都去看他的作品。

宏偉的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矗立梵蒂岡,遠遠就可以見到它的圓頂,是那裏的最高的建築物。聖彼得大教堂歷百多年才建成,經過幾個建築師的策劃。後來,責任落在米蓋朗基羅的手裏。天縱英才,這住文藝復興四傑(注)之一,多才多藝。他最初學繪畫,後來雕塑,但是他最擅長的是建築,其次才是雕塑,然後才數到繪畫。上帝把那麼多藝術才華都給了一個人,而他也將上帝恩賜給他的才華,用來榮耀上帝。

為了進入聖彼得大教堂看「基督受苦像」(Pieta),我和師母們排了半天隊,才發展我們跟錯隊,那是輪候上教堂圓頂,鳥瞰梵諦岡全景的。要搭升降機,到了,再爬三百多級樓梯,才可以到塔頂,年輕人也不輕易一口氣攀上去。樓梯沿著拱形的圓頂,逐層偏側,收窄,要儩身而上。身材肥胖的人爬上去會有難度。

從圓頂上面俯瞰教堂,極為壯觀,下面是所謂「聖彼得宗座」,而地底下是彼得的墳墓。他在羅馬殉道,葬在地下室。後來發掘出來,於是在上面蓋這個禮拜堂。

不由得不從心底驚嘆,當年有這麼一個偉大的心靈和巨匠,把這個教堂建構出來。雖然開了眼界,不枉爬樓梯的所付上的體力。不過,停在羅馬的時間不多,教堂有關門時間,分秒必爭,心裏盤算著還有多少時間進教堂裏面去看。我心裏最想看的,是米蓋朗基羅年輕時期的力作「基督受苦像」(Pieta)。

在圓頂的觀景露台步下來的時間,在石階的底下,看見米蓋朗基羅的頭像。我一看就認得他,他彷彿在微笑,對我和來參觀的人說,這都是我弄出來的。我向他點頭致敬,這是我第一次親眼與他(塑像)見面,仍未看到Pieta真跡。

幾天後,我在弗羅倫斯,他出身和成名的地方,與他再踫面。

註︰文化史尊稱米蓋朗基羅、達文西、拉斐爾為文藝復興三傑。也有把唐納提洛列入為四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