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锡为牧师
多年没有参加北美华福会了。
其实很久没有参加这一类的华人教会会议。在温哥华牧会十二年,有机会在会中与不少旧日同工和老朋友碰头,是我参加北美华福会的目的。
还有,希望在大会期间,休息一下,听听道,充充电。这两个目的都达到。
十年人事,回港事奉十一年,北美教会有很大变动。不少昔日的同工,退休的退休,也有转换工场的。听到一些故事,一场不必要的「权力斗争」而令牧者黯然离开,而教会元气大伤。天下教会都一样,如果不把精力内耗,可以为上帝的国做很多事。
大会的主题很多,叫做「危机,转机,时机」。对北美教会和全世界教会来说,金融海啸是个极大危机,但也是机会,这不用说了。章长基博士说,金融海啸后,世界经济力量重整,轮到中国带头,这是宣教的一个契机。中国将会成为宣教大国,是我们所祈求和盼望的。
新加城神学院院长陈世协牧师三堂的主题查经会,颇有新意,是我意外的收获。尤其是他谈到教会和基督教机构的「文化」要改变,教会要看为福音的机会而作出勇敢的决定,都说得很到肉。事实让我们看见,那些能把握时机的,必成「大器」—上帝大大使用的器皿。
想到「时机」,我心里常有一个问题—机会和异象是同一件事吗?即是说,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那算是个从神而来的异象吗?我想是有分别的。机会是我们遇到的,一道为我们开了的门。异象是神让我们看见的一个需要,一个托付,而门可能还未开的。
第一届世界华福会的主题是「异象与使命」,我仍记得。从三十年前谈的异象,到今年北美华福讲的时机,是互相呼应的。今天普世教会,遇到多元主义,后现代主义,世俗化的挑战,是危机,也是机遇,看我们如何去面对。
Bill Hybels 的Holy Discontent的说法很管用。柳溪教会增长很快,成为各教会要取经的地方。但Bill Hybels的「神圣的不满足」不是不满足于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是为神的国而不满足,令他成为一个「异象爆棚」的世界级教会领袖。
廿一世纪是个充满机遇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