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锡为牧师
2008-03-27
现在很少话是「见面说」的。
「面对面」说话,是上帝与人最重要的方式,如果祂不以为重要,就不必「道」(话语)成肉身来到我们当中了。
很久很久以前,电话还不是每家都有,联络主要靠书信和登门拜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比今天冷漠生疏。
我少年时代起就参加九龙礼贤会,那时教会探候部每个礼拜例行探访会友,并不电话预约。探访不遇,留个卡片。下个礼拜,有周刊刊登探访了那几家,有谁不在家。
今天,信息发达,手提电话差不多人手一部,就算家里没有计算机,上网收发电邮也很易办到,至少比从前发电报容易得多。可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见得密切。
就拿电邮来谈吧。发电邮确是方便,虽然要通过光纤网络输送和服务器收发,但是很快就可以收到,比声称「即达」的速递服务更快。似乎比打电话有效率,不必有人接线就可以把信息传过去,而且同时可以让许多人收到信息。
任职电子传播机构时,电邮还是新鲜事物。曾应邀至机构、教会推介电邮的好处和使用方法。当时,电邮被认为是最简便直截的沟通方法。今天,电邮已是人人不可缺少,而且是用得最多的沟通媒介,可是,办公室沟通的专家却开始说反话。他们不是说不要用电邮,但他们说,靠发电邮来沟通,有它的毛病。
试想一想,与坐在身旁隔?的同事,也要靠电邮来沟通,是什么形式的沟通?我们以为电邮无所不能,但它有总总弱点。我们发出了电邮,就假定收件人一定收到,根本是错误。它未必到达目的地。我们假定,电邮既是一件差不多实时收到的信,就期望马上有响应。未经深思,匆促处理一事,不叫做效率。而且,在一封电邮里说多过一个重点,不要以为对方可以全报「收到」。惹起的误会,可能比能澄清的更多。所以办公室沟通专家说,最有效的沟通,仍然是面对面的说话。
在繁忙的生活里,发一个电邮,打一通电话,寄张心意卡来保持联络,够方便。不过,对亲爱的人,或有重要的话,如若可能,面对面说。
对上帝也是,有话祷告与上帝当面说,谁愿意就行。
2008-03-27
现在很少话是「见面说」的。
「面对面」说话,是上帝与人最重要的方式,如果祂不以为重要,就不必「道」(话语)成肉身来到我们当中了。
很久很久以前,电话还不是每家都有,联络主要靠书信和登门拜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比今天冷漠生疏。
我少年时代起就参加九龙礼贤会,那时教会探候部每个礼拜例行探访会友,并不电话预约。探访不遇,留个卡片。下个礼拜,有周刊刊登探访了那几家,有谁不在家。
今天,信息发达,手提电话差不多人手一部,就算家里没有计算机,上网收发电邮也很易办到,至少比从前发电报容易得多。可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见得密切。
就拿电邮来谈吧。发电邮确是方便,虽然要通过光纤网络输送和服务器收发,但是很快就可以收到,比声称「即达」的速递服务更快。似乎比打电话有效率,不必有人接线就可以把信息传过去,而且同时可以让许多人收到信息。
任职电子传播机构时,电邮还是新鲜事物。曾应邀至机构、教会推介电邮的好处和使用方法。当时,电邮被认为是最简便直截的沟通方法。今天,电邮已是人人不可缺少,而且是用得最多的沟通媒介,可是,办公室沟通的专家却开始说反话。他们不是说不要用电邮,但他们说,靠发电邮来沟通,有它的毛病。
试想一想,与坐在身旁隔?的同事,也要靠电邮来沟通,是什么形式的沟通?我们以为电邮无所不能,但它有总总弱点。我们发出了电邮,就假定收件人一定收到,根本是错误。它未必到达目的地。我们假定,电邮既是一件差不多实时收到的信,就期望马上有响应。未经深思,匆促处理一事,不叫做效率。而且,在一封电邮里说多过一个重点,不要以为对方可以全报「收到」。惹起的误会,可能比能澄清的更多。所以办公室沟通专家说,最有效的沟通,仍然是面对面的说话。
在繁忙的生活里,发一个电邮,打一通电话,寄张心意卡来保持联络,够方便。不过,对亲爱的人,或有重要的话,如若可能,面对面说。
对上帝也是,有话祷告与上帝当面说,谁愿意就行。